阜康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概况 | 第9-10页 |
1.2.2 火山岩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0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6-17页 |
2.2 沉积、地层演化特征 | 第17-20页 |
2.2.1 沉积演化 | 第17-18页 |
2.2.2 地层层序划分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典型油藏解剖 | 第20-31页 |
3.1 原油特征 | 第20-23页 |
3.1.1 原油物性 | 第20-22页 |
3.1.2 原油族组成 | 第22-23页 |
3.2 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3-31页 |
3.2.1 断层型油藏 | 第23-27页 |
3.2.2 地层型油藏 | 第27-28页 |
3.2.3 背斜油藏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成藏条件分析 | 第31-58页 |
4.1 油源条件 | 第31-42页 |
4.1.1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与分布 | 第31-39页 |
4.1.2 油源对比 | 第39-42页 |
4.2 储层条件 | 第42-53页 |
4.2.1 岩石学特征 | 第42-43页 |
4.2.2 储集空间类型 | 第43-48页 |
4.2.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8-53页 |
4.3 储盖组合 | 第53-55页 |
4.4 输导体条件 | 第55-58页 |
第五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 第58-74页 |
5.1 油气富集规律 | 第58-61页 |
5.1.1 油气纵向分布 | 第58页 |
5.1.2 油气平面分布 | 第58-61页 |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第61-66页 |
5.2.1 西泉地区 | 第61-62页 |
5.2.2 沙丘地区及阜10井 | 第62-66页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66-74页 |
5.3.1 西泉地区成藏模式 | 第66-68页 |
5.3.2 沙丘地区与阜10 井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68-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