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阜康凹陷东部三叠系、侏罗系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7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1.2.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第9-12页
        1.2.3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工区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1 烃源岩方面第14页
        1.3.2 油源对比方面第14页
        1.3.3 油气运移方面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5页
    1.5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2页
    2.1 构造演化特征第17-19页
    2.2 沉积特征第19-22页
        2.2.1 沉积演化第19-20页
        2.2.2 地层划分第20-22页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第22-40页
    3.1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第22-30页
        3.1.1 有机质丰度第22-27页
        3.1.2 有机质类型第27-28页
        3.1.3 有机质成熟度第28-30页
    3.2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30-40页
        3.2.1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第30-31页
        3.2.2 甾萜类生标化合物特征第31-40页
第四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分类第40-53页
    4.1 油藏分布特征第40-41页
    4.2 原油物性及族组成特征第41-44页
        4.2.1 原油物性第41-42页
        4.2.2 原油族组成特征第42-44页
    4.3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第44-46页
        4.3.1 侏罗系原油碳同位素特征第44-45页
        4.3.2 三叠系原油碳同位素特征第45-46页
    4.4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原油分类第46-53页
        4.4.1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第46-48页
        4.4.2 甾萜类生标化合物特征与原油分类第48-53页
第五章 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第53-64页
    5.1 碳同位素特征对比第53-54页
    5.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第54-60页
        5.2.1 类异戊二烯烷烃第54-55页
        5.2.2 β胡萝卜烷分布特征对比第55-56页
        5.2.3 甾萜类生标化合物特征对比第56-60页
    5.3 四类典型原油油源第60页
    5.4 油气运移研究第60-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线阵CCD的电机轴功率激光测量系统研究
下一篇:阜康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