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硫回收技术分类 | 第10-11页 |
1.3 络合铁法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络合铁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络合铁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络合铁再生工艺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4.1 空气直接氧化再生工艺 | 第16页 |
1.4.2 电化学再生工艺 | 第16-21页 |
1.5 铁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1.5.1 重铬酸钾滴定法 | 第21页 |
1.5.2 分光光度法 | 第21-22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4-32页 |
2.1 铁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24-27页 |
2.1.1 分光光度法原理 | 第24-25页 |
2.1.2 铁离子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27页 |
2.2 氧化还原电位法测定铁离子浓度 | 第27-30页 |
2.3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0页 |
2.4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脱硫催化剂的开发与优选 | 第32-37页 |
3.1 络合剂选定的要求 | 第32页 |
3.2 络合剂复配的研究 | 第32-36页 |
3.2.1 络合剂复配实验 | 第33-34页 |
3.2.2 络合剂复配比例的优化 | 第34-35页 |
3.2.3 脱硫催化剂的优选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电化学再生电极材料电极过程研究 | 第37-62页 |
4.1 [Fe(Ⅱ)EDTA]~(2-)/[Fe(Ⅲ)EDTA]~-电对可逆性研究 | 第38-39页 |
4.2 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39-55页 |
4.2.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9-44页 |
4.2.2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44-55页 |
4.3 电极材料的遴选 | 第55-56页 |
4.4 再生反应电极过程的研究 | 第56-60页 |
4.4.1 阳极反应过程机制 | 第56-59页 |
4.4.2 阴极反应过程机制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电化学再生工艺优化 | 第62-70页 |
5.1 电解电压对电解再生效率的影响 | 第63-67页 |
5.1.1 电解电压对电解再生效率的影响 | 第63-65页 |
5.1.2 电解电压的优化 | 第65-67页 |
5.2 温度对电解再生效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