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群管理在东南亚管道项目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30页 |
2.1 项目群基本概念 | 第18-23页 |
2.1.1 项目群和项目群管理 | 第18-20页 |
2.1.2 项目群管理办公室PMO | 第20-21页 |
2.1.3 项目群生命周期 | 第21-22页 |
2.1.4 PMBOK项目管理体系 | 第22-23页 |
2.2 项目群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2.3.1 职能式设置 | 第23-24页 |
2.3.2 项目式设置 | 第24页 |
2.3.3 矩阵式设置 | 第24-25页 |
2.3 项目群管理方法 | 第25-28页 |
2.3.1 BSC平衡记分卡 | 第25-28页 |
2.3.2 AHP层次分析法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东南亚项目群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41页 |
3.1 东南亚项目群简介 | 第30-31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30页 |
3.1.2 形势分析 | 第30-31页 |
3.2 管道局东南亚管道项目的特点 | 第31-34页 |
3.2.1 项目业主单一 | 第31-32页 |
3.2.2 管理环境多变 | 第32页 |
3.2.3 宗教因素复杂 | 第32-33页 |
3.2.4 雇佣本土人员 | 第33-34页 |
3.3 东南亚项目群管理问题 | 第34-36页 |
3.3.1 项目群办公室形式不明确 | 第34-35页 |
3.3.2 管理人员职能划分不清晰 | 第35页 |
3.3.3 信息沟通渠道混乱 | 第35页 |
3.3.4 项目选择标准缺失 | 第35-36页 |
3.3.5 管理经验交流贫乏 | 第36页 |
3.4 东南亚项目群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3.4.1 组织结构不匹配 | 第36页 |
3.4.2 管理界面不清晰 | 第36-38页 |
3.4.3 沟通机制缺乏 | 第38-39页 |
3.4.4 考核机制欠缺 | 第39页 |
3.4.5 市场开发存在冲突 | 第39-41页 |
第4章 项目群管理在东南亚管道项目中的应用 | 第41-57页 |
4.1 干系人管理 | 第41-43页 |
4.1.1 干系人管理内容 | 第41-42页 |
4.1.2 干系人管理工具与技术 | 第42页 |
4.1.3 相关干系人管理成果 | 第42-43页 |
4.2 项目市场开发管理 | 第43-46页 |
4.2.1 市场开发原则 | 第43-44页 |
4.2.2 市场开发程序 | 第44页 |
4.2.3 市场开发职责 | 第44-46页 |
4.3 项目群合同管理 | 第46-52页 |
4.3.1 合同的签订 | 第46-49页 |
4.3.2 合同的履行 | 第49页 |
4.3.3 主合同管理 | 第49-51页 |
4.3.4 合同变更与索赔 | 第51-52页 |
4.4 项目群绩效管理 | 第52-57页 |
4.4.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52-54页 |
4.4.2 确定指标权重 | 第54-56页 |
4.4.3 绩效管理评价 | 第56-57页 |
第5章 东南亚项目群管理保障措施 | 第57-62页 |
5.1 完善项目群组织结构 | 第57-59页 |
5.2 实施项目群分阶段管理 | 第59-60页 |
5.3 完善项目群管理流程书 | 第60页 |
5.4 引进培养管理人才 | 第60页 |
5.5 改进投标工作模式 | 第60-61页 |
5.6 完善项目选择流程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