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摩擦磨损试验简介 | 第11-12页 |
1.2.2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摩擦磨损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2.4 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5 摩擦磨损试验机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摩擦试验机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 第17-26页 |
2.1 试验机功能原理方案设计的工作步骤 | 第17-18页 |
2.2 试验机的设计任务表 | 第18页 |
2.3 试验机的功能原理结构 | 第18-19页 |
2.4 试验机系统功能的分析 | 第19-20页 |
2.5 试验机系统分功能的求解 | 第20-21页 |
2.6 试验机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21-25页 |
2.6.1 驱动电机方案 | 第22-23页 |
2.6.2 加载系统方案 | 第23-24页 |
2.6.3 执行导轨方案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摩擦试验机的结构设计 | 第26-44页 |
3.1 往复运动系统结构设计 | 第27-33页 |
3.1.1 直线电机的选型 | 第27-29页 |
3.1.2 执行导轨的选型和校核 | 第29-32页 |
3.1.3 直线轴承的选型和校核 | 第32-33页 |
3.2 装夹系统设计 | 第33-36页 |
3.2.1 上、下试样的设计 | 第33-34页 |
3.2.2 装夹系统的设计准则 | 第34-35页 |
3.2.3 上、下夹具的设计 | 第35-36页 |
3.3 加载系统的设计 | 第36-41页 |
3.3.1 气缸的选型 | 第37-38页 |
3.3.2 空气压缩机的选型 | 第38-40页 |
3.3.3 气源处理二联件 | 第40-41页 |
3.3.4 电磁换向阀 | 第41页 |
3.3.5 储气罐 | 第41页 |
3.4 润滑系统设计 | 第41-42页 |
3.4.1 润滑系统的作用 | 第41页 |
3.4.2 润滑系统的组成 | 第41-42页 |
3.5 试验机加热系统设计 | 第42页 |
3.6 主要传感器的选用和布置 | 第42-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摩擦试验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59页 |
4.1 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4-51页 |
4.1.1 伺服控制系统概述 | 第44-45页 |
4.1.2 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第45-48页 |
4.1.3 直线电机控制系统设置 | 第48-51页 |
4.2 加载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51-55页 |
4.2.1 加载系统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51-52页 |
4.2.2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第52-54页 |
4.2.3 加载系统控制界面的编写 | 第54-55页 |
4.3 加热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5-56页 |
4.4 摩擦力信息的采集 | 第56-58页 |
4.4.1 信息的采集设计 | 第56-58页 |
4.4.2 摩擦力信号标定 | 第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摩擦试验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71页 |
5.1 试验机静力学分析 | 第59-63页 |
5.1.1 有限元建模概述 | 第59-60页 |
5.1.2 静力学分析 | 第60-63页 |
5.2 试验机的模态分析 | 第63-68页 |
5.2.1 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63页 |
5.2.2 模态分析的理论 | 第63-66页 |
5.2.3 模态分析 | 第66-68页 |
5.3 加热系统的热分析 | 第68-70页 |
5.3.1 加热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68页 |
5.3.2 加热系统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68-69页 |
5.3.3 加热系统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69页 |
5.3.4 热分析的求解及结果显示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