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及脊髓微血管形态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 发病机理第12-13页
        1.1 现代医学认识第12-13页
        1.2 中医病因病机第13页
    2 中药辨证论治第13-15页
        2.1 益气补血法第13-14页
        2.2 活血通络法第14-15页
        2.3 补益肝肾法第15页
    3 评价指标第15页
    4 小结第15-17页
    参考文献第17-20页
研究一: 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第20-40页
    前言第20-21页
    临床资料第21-22页
    诊疗标准第22-25页
        1 诊断标准第22-23页
            1.1 西医诊断标准第22页
            1.2 中医辩证标准第22页
            1.3 纳入标准第22页
            1.4 排除标准第22-23页
            1.5 脱落标准第23页
            1.6 剔除标准第23页
            1.7 终止标准第23页
            1.8 病例退出程序第23页
        2 治疗方案第23-24页
            2.1 治疗方法第23-24页
            2.2 疗程第24页
            2.3 治疗分配第24页
            2.4 合并治疗的规定第24页
        3 观察指标第24-25页
            3.1 一般项目第24页
            3.2 生物学指标第24页
            3.3 疗效指标第24-25页
    结果第25-36页
        1 病例完成情况第25页
        2 基线比较第25-27页
        3 总有效率比较第27-29页
        4 JOA总分比较第29-31页
        5 上肢运动功能比较第31-32页
        6 下肢运动功能比较第32-33页
        7 上肢感觉功能比较第33页
        8 下肢感觉功能比较第33-34页
        9 躯干感觉功能比较第34-35页
        10 膀胱功能比较第35页
        11 药物安全性结果第35-36页
    讨论第36-40页
        1 现代医学对脊髓型颈椎病细胞机制的认识第36-38页
        2 益肾养髓方的配伍规律第38页
        3 益肾养髓方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第38页
        4 结论第38-40页
研究二: 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受损脊髓组织形态学及微血管形态的影响第40-49页
    前沿第40-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1 实验动物第41页
        2 试剂与仪器第41页
        3 样品制备第41页
        4 大鼠脊髓压迫模型制备第41-42页
        5 分组及给药第42页
        6 取材第42页
        7 HE染色观察第42页
        8 CD34免疫组化第42页
        9 免疫组化微血管量化第42-43页
        10 统计方法第43-44页
    结果第44-48页
        1 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第44页
        2 HE染色观察第44-46页
        3 免疫组化观察第46-48页
    讨论第48-49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结语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录第57-60页
个人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精索静脉曲张与体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