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1-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2 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29页 |
2.1 研发投入概述 | 第21-23页 |
2.1.1 研发投入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研发投入的经济效果与非经济效果 | 第21-22页 |
2.1.3 研发投入的测量 | 第22-23页 |
2.2 企业成长性概述 | 第23-26页 |
2.2.1 公司成长性的定义 | 第23-24页 |
2.2.2 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3 公司成长性的度量 | 第25-26页 |
2.3 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内在关系分析 | 第26-27页 |
2.4 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2.4.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7-28页 |
2.4.2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8页 |
2.4.3 人力资源理论 | 第28-29页 |
3 2009-2018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现状分析 | 第29-43页 |
3.1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3.1.1 医药行业特点 | 第29页 |
3.1.2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3.2 2009-2018年医药上市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 第31-34页 |
3.2.1 样本企业研发投入绝对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3.2.2 样本企业研发人员相对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3.3 2009-2018年医药上市样本企业成长性现状 | 第34-43页 |
3.3.1 医药企业成长现状 | 第34页 |
3.3.2 发展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3.3.3 盈利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3.3.4 营运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3.3.5 偿债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3.3.6 市场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43-47页 |
4.1 研究假设提出 | 第43-44页 |
4.2 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44-45页 |
4.2.1 解释变量 | 第44页 |
4.2.2 被解释变量 | 第44-45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45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4.3.1 模型构建依据 | 第45-46页 |
4.3.2 构建回归模型 | 第46-47页 |
5 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47-57页 |
5.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7页 |
5.2 企业成长性的因子分析 | 第47-53页 |
5.2.1 成长性指标的选取 | 第48页 |
5.2.2 KMO检验与Bartlett检验 | 第48-50页 |
5.2.3 提取主因子 | 第50-52页 |
5.2.4 估计因子得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第52-53页 |
5.3 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回归分析 | 第53-56页 |
5.3.1 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成长性的回归分析 | 第53页 |
5.3.2 研发与技术人员比例对企业成长的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5.3.3 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滞后性 | 第54-56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6 对策建议 | 第57-59页 |
6.1 持续的增加研发支出 | 第57页 |
6.2 注重企业研发团队质量 | 第57-58页 |
6.3 完善企业研发信息的披露制度 | 第58页 |
6.4 政府大力支持生物制药业企业技术创新 | 第58-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结论 | 第59-60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7.2.1 不足 | 第60页 |
7.2.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