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弹尾纲简介 | 第12-16页 |
1.1.1 弹尾纲的研究历史 | 第12-13页 |
1.1.2 弹尾纲的分类系统 | 第13-15页 |
1.1.3 弹尾纲的系统发育 | 第15-16页 |
1.2 长角姚科简介 | 第16-17页 |
1.3 长角姚亚科简介 | 第17-18页 |
1.3.1 长角姚亚科的分类 | 第17-18页 |
1.3.2 长角姚亚科的系统发育 | 第18页 |
1.4 长角姚属简介 | 第18-22页 |
1.4.1 长角姚属的分类 | 第18-19页 |
1.4.2 长角姚属的系统发育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标本采集 | 第22页 |
2.1.2 标本制作与鉴定 | 第22-23页 |
2.1.2.1 标本制作 | 第22页 |
2.1.2.2 物种鉴定与形态描述 | 第22-23页 |
2.1.3 类群选取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DNA提取 | 第23-24页 |
2.2.2 PCR扩增 | 第24-25页 |
2.2.3 电泳检测 | 第25页 |
2.3 序列编辑 | 第25-26页 |
2.3.1 序列拼接和校正 | 第25页 |
2.3.2 序列比对 | 第25-26页 |
2.4 系统发育推断 | 第26页 |
2.5 拓扑结构检验 | 第26-27页 |
2.6 分歧时间估计 | 第27页 |
2.7 生物地理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三章 长角姚亚科一新属及其系统学地位 | 第34-56页 |
3.1 结果 | 第34-36页 |
3.1.1 系统发育推断 | 第34页 |
3.1.2 拓扑结构检验 | 第34-36页 |
3.2 鳞齿姚属及三个新种的具体描述 | 第36-54页 |
3.2.1 鳞齿姚属的分类 | 第36-38页 |
3.2.1.1 长角姚亚科的分类与特征 | 第36页 |
3.2.1.2 鳞齿姚属的分类定义 | 第36-38页 |
3.2.1.3 鳞齿姚属的物种检索表 | 第38页 |
3.2.2 黑纹鳞齿(?)Lepidodens nigrofasciatus gen.&sp. nov | 第38-44页 |
3.2.3 似鳞齿(?)Lepidodens similis gen.&sp. nov | 第44-49页 |
3.2.4 海南鳞齿(?)Lepidodens hainanicus gen.&sp. nov | 第49-54页 |
3.3 讨论 | 第54-56页 |
3.3.1 鳞齿姚属的系统学地位 | 第54页 |
3.3.2 长角姚亚科的系统分类 | 第54-56页 |
第四章 长角姚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 第56-64页 |
4.1 结果 | 第56-61页 |
4.1.1 系统发育推断 | 第56页 |
4.1.2 拓扑结构检验 | 第56-58页 |
4.1.3 体色 | 第58页 |
4.1.4 分歧时间 | 第58页 |
4.1.5 历史生物地理学 | 第58-61页 |
4.2 讨论 | 第61-64页 |
4.2.1 长角姚亚科系统发育 | 第61-62页 |
4.2.2 体色 | 第62页 |
4.2.3 长角姚亚科生物地理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