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国家重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12页 |
1.1.2 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 | 第12-13页 |
1.1.3 苏北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1.3.2 国外研究 | 第17-18页 |
1.3.3 综合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2.1 概念界定与比较 | 第22-27页 |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 第22-25页 |
2.1.2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比较 | 第25-26页 |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第26-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7-30页 |
3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 第30-36页 |
3.1 当前的培训目标 | 第30页 |
3.2 当前已有的培训 | 第30-32页 |
3.2.1 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 第30页 |
3.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第30-31页 |
3.2.3 农机驾驶员培训 | 第31页 |
3.2.4 培训的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3.3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 第32-34页 |
3.3.1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 第32页 |
3.3.2 注重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 | 第32-33页 |
3.3.3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 | 第33页 |
3.3.4 培训保障体系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建湖县参加培训农民的调查分析 | 第36-48页 |
4.1 调查方式 | 第36页 |
4.2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4.3 关于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评价分析 | 第37-39页 |
4.3.1 对培训内容的评价 | 第37-38页 |
4.3.2 对培训时间的评价 | 第38页 |
4.3.3 对培训师资的评价 | 第38页 |
4.3.4 对参训效果的评价 | 第38-39页 |
4.4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 第39-45页 |
4.4.1 培训意愿 | 第39-40页 |
4.4.2 期望的培训内容 | 第40-41页 |
4.4.3 期望的技术指导 | 第41页 |
4.4.4 期望的培训方式 | 第41-42页 |
4.4.5 期望的培训时间 | 第42-43页 |
4.4.6 期望的培训地点 | 第43-44页 |
4.4.7 期望的培训机构及培训师类型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5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48-54页 |
5.1 培训主体层面 | 第48-49页 |
5.1.1 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 第48页 |
5.1.2 文化程度偏低 | 第48-49页 |
5.1.3 年龄结构老化 | 第49页 |
5.2 培训机构层面 | 第49-50页 |
5.2.1 培训师资队伍薄弱 | 第49页 |
5.2.2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 第49-50页 |
5.3 政府层面 | 第50-52页 |
5.3.1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准入制度欠缺 | 第50-51页 |
5.3.2 政策支持空泛 | 第51页 |
5.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4-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4-56页 |
6.1.1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整体满意度有待提升 | 第54页 |
6.1.2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处于被培训状态 | 第54-55页 |
6.1.3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亟待优化 | 第55页 |
6.1.4 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不足 | 第55-5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6-60页 |
6.2.1 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及管理制度 | 第56页 |
6.2.2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 | 第56-57页 |
6.2.3 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57-58页 |
6.2.4 科学调整培训内容 | 第58页 |
6.2.5 创新培训方式 | 第58-59页 |
6.2.6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专属的扶持政策体系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