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构造与设备论文--锚地、泊位及系泊设备论文

内河锚地设置关键要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第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3页
    1.5 论文章节安排第13-16页
第2章 内河锚地选址模型研究第16-40页
    2.1 内河锚地水域风险识别及评价第16-20页
        2.1.1 内河锚地水域风险识别第16-19页
        2.1.2 内河锚地水域风险评价方法分析第19-20页
    2.2 内河锚地水域风险评价模型第20-26页
        2.2.1 熵权法基本原理第20-21页
        2.2.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第21-22页
        2.2.3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风险评价模型第22-26页
    2.3 选址方法及模型分析第26-29页
        2.3.1 CFLP模型的基本思想第26-27页
        2.3.2 CFLP模型的模型描述第27-28页
        2.3.3 运用CFLP模型选址步骤第28-29页
    2.4 内河锚地选址模型第29-34页
        2.4.1 问题描述第30页
        2.4.2 模型假设第30-31页
        2.4.3 模型建立第31-34页
    2.5 基于遗传算法的选址模型求解方法第34-38页
        2.5.1 遗传算法介绍第34-36页
        2.5.2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过程第36-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内河锚地容量计算模型研究第40-57页
    3.1 锚地容量的概念第40-41页
    3.2 内河锚地静态容量研究第41-50页
        3.2.1 单船锚泊面积第41-49页
        3.2.2 锚地静态容量计算模型第49-50页
    3.3 内河锚地动态容量研究第50-56页
        3.3.1 排队论介绍第50-52页
        3.3.2 内河船舶锚泊排队系统第52-53页
        3.3.3 锚地动态容量计算模型第53-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模型应用与验证第57-82页
    4.1 九江港锚地选址实例验证第57-70页
        4.1.1 九江港港区及通航环境概况第57-60页
        4.1.2 九江港锚地初选第60-61页
        4.1.3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初选锚地水域风险评价第61-65页
        4.1.4 内河锚地选址模型求解第65-70页
    4.2 九江港锚地容量计算模型实例验证第70-79页
        4.2.1 九江港锚地静态容量计算第70-74页
        4.2.2 九江港锚地动态容量计算第74-79页
        4.2.3 计算结果分析第79页
    4.3 本章小结第79-8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5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第82-83页
    5.2 研究展望第83-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项目第92-93页
附录 A 九江港码头现状表第93-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闽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设计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绿色高速公路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