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10-13页
        1.2.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1.2.3 简要小结第15页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本文框架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3 本文框架第17-18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8-19页
        1.4.1 创新点第18页
        1.4.2 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相关概念第19-21页
        2.1.1 产业及产业分类第19-20页
        2.1.2 产业内贸易及产业内贸易分类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第21-22页
        2.2.2 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第22-23页
        2.2.3 垂直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第23-24页
    2.3 简要小结第24-26页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内贸易现状与特征第26-43页
    3.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概况及产业内贸易现状第26-31页
        3.1.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概况第26-29页
        3.1.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内贸易现状第29-31页
    3.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内贸易特征第31-43页
        3.2.1 贸易额及产业内贸易额国别差距较大第31-34页
        3.2.2 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低第34-39页
        3.2.3 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居多第39-43页
4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第43-57页
    4.1 影响机制第43-47页
        4.1.1 市场规模第43-44页
        4.1.2 人均收入水平第44-45页
        4.1.3 FDI第45-46页
        4.1.4 贸易开放程度第46页
        4.1.5 经济自由度第46-47页
        4.1.6 地理距离第47页
    4.2 实证分析第47-57页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7-50页
        4.2.2 模型设定与相关性检验第50-52页
        4.2.3 回归结果分析第52-57页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60页
    5.1 主要结论第57-58页
    5.2 政策建议第58-60页
附录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源机组批调度建模及Lagrangian松弛优化方法
下一篇:复杂网络的连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