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导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关于城市群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第13-15页
     ·关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研究第15-19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研究思路第19-21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21-22页
2 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理论第22-28页
   ·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中心地理论第22-23页
     ·增长极理论第23-24页
     ·区域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第24-25页
     ·"点—轴"发展理论第25-26页
     ·网络开发理论第26页
   ·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第26-28页
3 成渝城市群的界定及发展现状分析第28-45页
   ·成渝城市群的界定及发展概况第28-31页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第31-45页
     ·成渝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析第32-36页
     ·成渝城市群的规模结构分析第36-39页
     ·成渝城市群的职能结构分析第39-41页
     ·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现状分析第41-44页
     ·小结第44-45页
4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第45-49页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优势分析第45-46页
     ·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第45页
     ·中心城市初具规模,增长极作用明显第45-46页
     ·发展轴线清晰,点轴开发格局初步形成第46页
     ·"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设立第46页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劣势分析第46-48页
     ·城镇体系不完善第46-47页
     ·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第47页
     ·城市职能结构不完善,产业趋同,分工不明确第47页
     ·中西部其他城市群的竞争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5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第49-57页
   ·国内外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第49-52页
     ·国外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践第49-50页
     ·国内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第50-52页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的提出第52-57页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双核结构模式第52-53页
     ·成渝城市群——典型的双核结构模式第53-54页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的框架构建第54-57页
6 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第57-71页
   ·发展双核动力,完善城镇体系第57-61页
     ·做大做强成都、重庆双核城市第57-59页
     ·培育区域副中心城市,完善城市体系第59-61页
   ·强化发展轴的辐射作用,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布局第61-65页
     ·"三横三纵"发展轴的构建第61-63页
     ·形成"两圈两群六带"的城市群空间布局第63-64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立体化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第64-65页
   ·优化城市功能定位,形成合理的职能体系第65-68页
   ·推进产业集聚和整合,发展重点产业集群第68-69页
   ·推进成渝城市群区域制度创新,构建区域协调机制第69-71页
7 结论第71-73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1-72页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思路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市住宅区位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我国都市圈空间范围与类型界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