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实验室培养固氮蓝藻Trichodesmium和Crocosphaera固氮向溶解态释放的探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9页
        1.1.1 氮循环简介第14-16页
        1.1.2 固氮过程简介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1.1.3 溶解氮释放的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固氮过程研究现状第19-29页
        1.2.1 主要固氮生物及其生活习性第19-22页
        1.2.2 影响固氮的限制性因素第22-24页
        1.2.3 固氮及固碳速率测定方法第24-28页
        1.2.4 国内外溶解氮研究现状第28-29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9-31页
        1.3.1 科学问题第29页
        1.3.2 研究内容第29-31页
    1.4 论文框架第31-32页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32-51页
    2.1 研究藻种概述第32页
    2.2 样品采集方法(实验一)第32-37页
        2.2.1 Crocosphaera培养流程第32-33页
        2.2.2 Crocosphaera固氮及固碳培养实验第33-34页
        2.2.3 藻液计数以及叶绿素样品采集第34-36页
        2.2.4 颗粒碳氮、溶解氮、胞内氮储库以及营养盐样品采集第36-37页
    2.3 样品采集方法(实验二)第37-39页
        2.3.1 Crocosphaera&Trichodesmium培养流程第37-38页
        2.3.2 Crocosphaera&Trichodesmium固碳及固氮培养实验第38-39页
        2.3.3 样品采集第39页
    2.4 样品分析方法第39-51页
        2.4.1 颗粒碳氮分析方法第39-42页
        2.4.2 溶解氮分析方法第42-50页
        2.4.3 叶绿素、营养盐及细菌分析方法第50-51页
第3章 Crocosphaera连续培养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64页
    3.1 Crocosphaera生长速率第51页
    3.2 颗粒和溶解态氮储库第51-54页
    3.3 固氮速率和DN释放速率第54-55页
    3.4 讨论第55-64页
        3.4.1 固氮向溶解态释放第55-58页
        3.4.2 Crocosphaera碳氮储库及固定速率比第58-62页
        3.4.3 胞内氮储库周转时间和日周转次数第62-63页
        3.4.4 营养盐第63-64页
第4章 藻类生理状态对Trichodesmium和Crocosphaera固氮向溶解态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与讨论第64-83页
    4.1 Trichodesmium和Crocosphaera生长速率第64-65页
    4.2 颗粒和溶解态氮储库第65-67页
    4.3 固氮速率和DN释放速率第67-71页
    4.4 讨论第71-83页
        4.4.1 细胞生理状态对固氮蓝藻Trichodesmium和Crocosphaera固氮向溶解态释放的影响第71-75页
        4.4.2 细胞生理状态对固氮蓝藻Trichodesmium和Crocosphaera碳氮储库及速率比的影响第75-77页
        4.4.3 胞内氮储库周转时间第77-79页
        4.4.4 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菌和营养盐第79-8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附录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带/亚热带海区原生生物分子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年际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