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3 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产业融合 | 第14-15页 |
2.1.2 农业产业融合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第15页 |
2.2.2 灰色关联理论 | 第15-16页 |
3 泽州县概况及产业融合必要性分析 | 第16-23页 |
3.1 泽州县概况 | 第16-17页 |
3.1.1 泽州县区位及自然地理环境 | 第16-17页 |
3.1.2 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 | 第17页 |
3.2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3.2.1 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产业融合 | 第17-19页 |
3.2.2 产业转型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 | 第19-20页 |
3.2.3 市场竞争及消费需求提升,亟待产业融合 | 第20页 |
3.2.4 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产业融合 | 第20-21页 |
3.3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 第21-23页 |
3.3.1 农业发展稳步提高 | 第21页 |
3.3.2 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初显 | 第21-22页 |
3.3.3 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 | 第22页 |
3.3.4 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具备实力 | 第22-23页 |
4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第23-33页 |
4.1 泽州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3-29页 |
4.1.1 泽州县农业生产要素 | 第23-24页 |
4.1.2 泽州县农业内部结构与优势农产品 | 第24-27页 |
4.1.3 泽州县农业产值比重及区位布局 | 第27-29页 |
4.2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4.2.1 农业与工业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4.2.2 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4.3 泽州县农业内部的产业化组织发展 | 第32-33页 |
4.3.1 农业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 第32页 |
4.3.2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区域优势初露峥嵘 | 第32-33页 |
5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5.1 融合度测算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5.1.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5.1.2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5.2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测算 | 第35-36页 |
5.3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6-37页 |
6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37-39页 |
6.1 一二三产业竞争优势严重不均衡 | 第37页 |
6.2 产业融合的规划管理及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6.2.1 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 第37页 |
6.2.2 组织经营的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6.3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还有待提高 | 第38页 |
6.4 融资问题制约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发展 | 第38页 |
6.5 农民培训与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 第38-39页 |
7 国内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借鉴 | 第39-41页 |
7.1 日本“六次产业”融合实践与启示 | 第39-40页 |
7.2 法国农业产业融合的运行实践与启示 | 第40页 |
7.3 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与启示 | 第40-41页 |
8 泽州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1-46页 |
8.1 重视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泽州特色农业 | 第41-42页 |
8.2 结合产业融合需求,改变农业管理方式 | 第42-43页 |
8.3 强化龙头企业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43页 |
8.3.1 积极引进大型农企,大力发展域内龙头 | 第43页 |
8.3.2 通过金融经济手段,促中小型农企腾飞 | 第43页 |
8.4 落实全域旅游方略,着力推动“农旅”结合 | 第43-44页 |
8.5 注重农民素质提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44页 |
8.6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走“互联网+”农业道路 | 第44-46页 |
8.6.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推广体系 | 第44-45页 |
8.6.2 携手电子商务平台,助力产业融合进程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Abstract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