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价值及其现代利用研究--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
附图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导论 | 第12-2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三、调研点情况及调研经历 | 第20-21页 |
四、重点和难点 | 第21-22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22页 |
六、核心概念解释 | 第22-23页 |
七、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一章 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保护内容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水土资源保护习惯法 | 第26-30页 |
一、习惯法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 第26-28页 |
二、习惯法对水资源的保护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森林保护习惯法 | 第30-35页 |
一、森林权属的划分 | 第30-31页 |
二、森林培育的主要途径 | 第31-33页 |
三、森林的管理与开发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动物保护习惯法 | 第35-38页 |
一、“赶仗”的规则 | 第36-37页 |
二、捕鱼的惯制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土家族习惯法的生态价值及传承机制 | 第38-56页 |
第一节 土家族习惯法生态性的获得 | 第38-41页 |
一、土家族习惯法源于对生存空间的适应 | 第38-40页 |
二、土家族习惯法生态学原理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价值的体现 | 第41-47页 |
一、土家族习惯法对生态位的把握 | 第41-43页 |
二、土家族习惯法对生态规律的应用 | 第43-45页 |
三、土家族习惯法对社会风尚的提倡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土家族习惯法的传承机制 | 第47-56页 |
一、土家族习惯法的执法制度 | 第47-52页 |
二、土家族习惯法传承机制 | 第52-56页 |
第三章 土家族习惯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用 | 第56-71页 |
第一节 土家族习惯法传承的现实困境 | 第56-62页 |
一、内容流失严重 | 第56-58页 |
二、相对保守与滞后 | 第58-61页 |
三、畸形化演进趋向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加强习惯法现代利用 | 第62-71页 |
一、促进习惯法与国家法相适应 | 第63-65页 |
二、引导习惯法与社区文化相协调 | 第65-67页 |
三、加强习惯法的保护和整理 | 第67-69页 |
四、建立现代传承应用的传承体系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