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形成的“日本影响”因素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7页
    一、选题缘由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国内研究状况第12-14页
        (二)国外研究状况第14-15页
    四、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5-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日本近代文艺批评概念的形成与流变第17-24页
    第一节 日本近代文艺批评概念的形成第17-20页
        一、日本近代文艺批评概念的由来第17-19页
        二、日本近代文艺批评概念的独立意义第19-20页
    第二节 日本近代文艺批评观念诸流派第20-24页
        一、效果批评观念——无产阶级文艺批评第20-21页
        二、本体论批评观念——新感觉派第21-22页
        三、客体论批评观念——写实主义第22-23页
        四、主体论批评观念——浪漫主义第23-24页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第24-32页
    第一节 文艺批评的学科名称及王国维第24-27页
        一、中国文艺批评的学科概念第24-25页
        二、王国维与他的《<红楼梦>评论》第25-27页
    第二节 文艺批评的概念阐释和发展脉络第27-32页
        一、中国文艺批评观念的出现及其问题第27-29页
        二、中国现代文艺批评的发展第29-32页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日本因素”第32-48页
    第一节 中日两国文艺批评观念的西学影响第33-36页
        一、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的西学影响第33-34页
        二、日本文艺批评观念的西学影响第34-36页
    第二节 日本作为“中间人”对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的影响作用及其影响第36-42页
        一、日本对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的影响作用第36-40页
        二、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观念发生过程的现实意义第40-42页
    第三节 留日理论家对日本文艺批评观念的学习和借鉴第42-48页
        一、“人的文学”的文艺批评观念第42-45页
        二、“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的文艺批评观念第45-47页
        三、写实主义的文艺批评观念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一、著作类第49-50页
    二、论文类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下一篇:赛珍珠的东方意识与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