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特色营造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上篇 实践项目文本图件第10-12页
    连云港孔望山小学规划与设计第10-12页
        方案图纸—图纸目录第10-11页
        项目简介:连云港孔望山小学第11-12页
下篇 研究报告第12-12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缘起第13-14页
        1.2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1 美院作为美育的重要场所第14-15页
            1.2.2 美院发展进入量的扩张时期第15页
            1.2.3 美院发展进入职能扩张的时期第15页
        1.3 研究对象第15-16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1.6 研究方法第19页
        1.7 论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历史发展第21-41页
        2.1 中西方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发展第21-24页
            2.1.1 美术的由来第21页
            2.1.2 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第21-22页
            2.1.3 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第22-24页
        2.2 中西方美院机构的发展第24-32页
            2.2.1 西方美院的发展第24-25页
            2.2.2 我国传统画院的发展第25-27页
            2.2.3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我国美院发展第27-32页
        2.3 中西方美院校园形态的发展第32-37页
            2.3.1 西方美术学院校园形态的发展阶段及特征第32-33页
            2.3.2 我国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发展阶段及特征第33-36页
            2.3.3 近代美术类大学老校园外部空间特征第36-37页
        2.4 总结第37-41页
    第三章 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实例调研分析第41-87页
        3.1 样本选择与调研方法第41-42页
            3.1.1 样本选择第41页
            3.1.2 调研方法第41-42页
        3.2 校园外部空间调研第42-84页
            3.2.1 中央美术学院花家地校区第42-49页
            3.2.2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第49-57页
            3.2.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第57-65页
            3.2.4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第65-71页
            3.2.5 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第71-76页
            3.2.6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第76-84页
        3.3 总结第84-87页
    第四章 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特色研究第87-107页
        4.1 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特色的含义第87页
        4.2 空间构成特色分析第87-90页
            4.2.1 空间构成第87-89页
            4.2.2 特色成因第89-90页
            4.2.3 小结第90页
        4.3 空间组织特色分析第90-98页
            4.3.1 空间组织第90-95页
            4.3.2 特色成因第95-97页
            4.3.3 小结第97-98页
        4.4 空间活动特色分析第98-100页
            4.4.1 空间活动第98-99页
            4.4.2 特色成因第99页
            4.4.3 小结第99-100页
        4.5 空间氛围特色分析第100-105页
            4.5.1 空间氛围第100-104页
            4.5.2 特色成因第104-105页
            4.5.3 小结第105页
        4.6 特色构成动因第105-106页
        4.7 总结第106-107页
    第五章 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特色营造策略第107-127页
        5.1 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存在问题第107-109页
        5.2 空间构成方面的策略第109-110页
        5.3 空间组织方面的策略第110-116页
            5.3.1 宏观策略—选址连山带水第110-112页
            5.3.2 形态策略—空间联系自然第112-114页
            5.3.3 群体层面组织策略第114-116页
        5.4 空间活动方面的策略第116-119页
            5.4.1 有组织的外部空间活动策略第116-119页
            5.4.2 自发性外部空间活动策略第119页
        5.5 空间氛围方面的策略第119-125页
            5.5.1 艺术品与环境的关系第119-121页
            5.5.2 空间氛围策略第121-125页
        5.6 总结第125-12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129页
        6.1 总结第127页
        6.2 展望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图片来源第133-137页
作者简介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埋岩地基主裙楼沉降差异分析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空间句法的中小学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外国语学校系列校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