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1.3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41页 |
2.1 PPP模式理论分析 | 第21-29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 第21-24页 |
2.1.2 PPP模式组织结构和资金运作流程 | 第24-26页 |
2.1.3 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相关概述 | 第26-29页 |
2.2 保障性住房理论分析 | 第29-32页 |
2.2.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 第29-30页 |
2.2.2 保障性住房的类型 | 第30-31页 |
2.2.3 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2.3 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项目上的应用 | 第32-41页 |
2.3.1 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应用的法律及政策依据 | 第32-33页 |
2.3.2 PPP模式在保障房的运作方法 | 第33-35页 |
2.3.3 PPP模式在保障房的运作流程 | 第35-39页 |
2.3.4 在保障性住房项目中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第3章 Shapley值理论及其在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 第41-49页 |
3.1 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合作基础分析及利益分配原则 | 第41-43页 |
3.1.1 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合作基础分析 | 第41-42页 |
3.1.2 PPP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利益分配 | 第42-43页 |
3.2 基于Shapley值的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43-49页 |
3.2.1 Shapley值 | 第43-45页 |
3.2.2 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页 |
3.2.3 基于Shapley值的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 | 第45-47页 |
3.2.4 基于Shapley值的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模型评价分析 | 第47-49页 |
第4章 基于Shapley值修正的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模型 | 第49-61页 |
4.1 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 第49-56页 |
4.1.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4.1.2 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 第51-56页 |
4.2 基于Shapley值修正的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56-61页 |
4.2.1 修正Shapley值 | 第56-58页 |
4.2.2 确定综合利益分配调节系数 | 第58-61页 |
第5章 应用实例研究 | 第61-69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61-62页 |
5.2 进行修正的公私双方利益分配 | 第62-69页 |
5.2.1 基于Shapley值法进行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方案的计算 | 第62-63页 |
5.2.2 基于Shapley值修正的PPP保障性住房项目利益分配方案的计算 | 第63-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