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拟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9-23页 |
2.1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概念 | 第19-20页 |
2.2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概念 | 第20页 |
2.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念 | 第20-21页 |
2.4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1页 |
2.5 分权制衡理论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J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状况分析 | 第23-38页 |
3.1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改革背景及沿革分析 | 第23-26页 |
3.2 取得成效 | 第26-32页 |
3.2.1 形成全程监督规范支出控制 | 第26-28页 |
3.2.2 屏蔽权力干预实现源头反腐 | 第28-29页 |
3.2.3 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信息质量 | 第29-30页 |
3.2.4 统一结算平台推动改革落实 | 第30页 |
3.2.5 减少资金沉淀提高使用效益 | 第30-31页 |
3.2.6 精简财务人员降低行政成本 | 第31-32页 |
3.3 存在问题 | 第32-35页 |
3.3.1 资金使用缺乏筹划 | 第32页 |
3.3.2 专项资金管理粗放 | 第32-33页 |
3.3.3 审批流程流于形式 | 第33页 |
3.3.4 报账业务有待改善 | 第33页 |
3.3.5 支出绩效考核缺失 | 第33-34页 |
3.3.6 监管信息不对称 | 第34页 |
3.3.7 支出控制手段单一 | 第34页 |
3.3.8 基本户难以取缔 | 第34-35页 |
3.4 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3.4.1 主体责任划分不清 | 第35页 |
3.4.2 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 第35-36页 |
3.4.3 法制建设尚不成熟 | 第36页 |
3.4.4 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 第36页 |
3.4.5 内部控制亟待完善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国际启示 | 第38-43页 |
4.1 澳大利亚财政资金监管模式及其启示 | 第38-40页 |
4.1.1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8页 |
4.1.2 责任划分明晰,资金全程监控 | 第38-39页 |
4.1.3 单一账户管理,信息公开透明 | 第39-40页 |
4.2 法国财政资金监管体制及其启示 | 第40-41页 |
4.2.1 资金审批严肃审慎 | 第40页 |
4.2.2 资金监管高度集中 | 第40-41页 |
4.3 美国财政资金监管体制及其启示 | 第41-42页 |
4.3.1 多管齐下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 第41-42页 |
4.3.2 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广泛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J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优化策略 | 第43-48页 |
5.1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监管 | 第43-44页 |
5.1.1 强化单位一把手支出监管责任 | 第43页 |
5.1.2 提升报账工作业务水平 | 第43-44页 |
5.2 强化监管主体外部监督 | 第44-45页 |
5.2.1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审批工作 | 第44页 |
5.2.2 丰富支出结算阶段约束手段 | 第44-45页 |
5.2.3 加强监督人员职业胜任能力 | 第45页 |
5.3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45页 |
5.3.1 加强财政信息共享系统建设 | 第45页 |
5.3.2 加强电子支付手段建设 | 第45页 |
5.4 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45-46页 |
5.5 加强各主体间交流配合 | 第46页 |
5.5.1 加强监督和被监督主体之间业务交流 | 第46页 |
5.5.2 加强各监督主体之间业务交流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