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文献研究部分 | 第17-38页 |
第一章 玉叶金花及同属植物研究概述 | 第17-23页 |
第一节 玉叶金花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第二节 玉叶金花属植物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概述 | 第23-29页 |
第三章 脂多糖诱导炎症反应及炎性因子概述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与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进展 | 第32-37页 |
第五章 研究思路 | 第37-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134页 |
第一章 玉叶金花化学成分研究 | 第38-46页 |
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二章 药效学研究 | 第46-67页 |
第一节 抗炎活性部位的药理筛选试验 | 第46-54页 |
1 玉叶金花水提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 第46-49页 |
1.1 材料、动物与仪器 | 第46-4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1.3 结果 | 第47-49页 |
2 玉叶金花水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研究 | 第49-52页 |
2.1 材料、动物与仪器 | 第49-5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2.3 结果 | 第50-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二节 玉叶金花苷酸甲酯药效学研究 | 第54-67页 |
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第54-55页 |
1.1 材料、动物与仪器 | 第54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1.3 结果 | 第54-55页 |
2 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 | 第55-59页 |
2.1 细胞、试剂和仪器 | 第55-5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2.3 结果 | 第57-59页 |
3 镇痛活性实验研究 | 第59-62页 |
3.1 动物、试剂和材料 | 第59-6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4 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 第62-64页 |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62页 |
4.2 试剂的配制 | 第6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4.4 结果 | 第63-64页 |
5 讨论 | 第64-67页 |
第三章 玉叶金花苷酸甲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 第67-75页 |
1 动物、仪器与试剂 | 第6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7-7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2-74页 |
4 讨论 | 第74-75页 |
第四章 玉叶金花质量控制研究 | 第75-129页 |
第一节 性状、鉴别与检查 | 第75-86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75-7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6-86页 |
第二节 玉叶金花苷酸甲酯含量测定 | 第86-93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8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86-92页 |
3 讨论 | 第92-93页 |
第三节 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 | 第93-101页 |
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9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93-100页 |
3 讨论 | 第100-101页 |
第四节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 | 第101-107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10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01-105页 |
3 讨论 | 第105-107页 |
第五节 东莨菪内酯含量测定 | 第107-113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10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07-112页 |
3 讨论 | 第112-113页 |
第六节 玉叶金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第113-129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113页 |
2 分析条件的研究 | 第113-118页 |
3 供试品的制备 | 第118-122页 |
4 色谱指纹图谱试验的方法学验证 | 第122-124页 |
5 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技术参数 | 第124-128页 |
6 讨论 | 第128-129页 |
第五章 玉叶金花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 第129-134页 |
1 玉叶金花质量标准草案 | 第129-131页 |
2 玉叶金花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第131-134页 |
结语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附录 | 第146-17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75-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
统计学证明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