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基于用地强度评价的高新区存量土地储备策略研究--以佛山南海园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理论背景与相关概念第17-23页
    2.1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背景第17页
    2.2 土地储备的理论背景第17-19页
        2.2.1 土地储备的概念第18页
        2.2.2 土地储备方式第18页
        2.2.3 土地储备的重要性第18-19页
    2.3 空间统计学理论第19-21页
        2.3.1 空间权重矩阵第19-20页
        2.3.2 空间自相关第20-21页
    2.4 相关概念的理解第21-23页
        2.4.1 存量土地的含义第21页
        2.4.2 土地利用强度的理解第21-23页
第三章 研究区存量土地调查分析第23-33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3-26页
        3.1.1 研究区范围第23页
        3.1.2 地理位置第23-24页
        3.1.3 交通条件第24-25页
        3.1.4 园区发展概况第25-26页
    3.2 研究区存量土地调查第26-28页
        3.2.1 已征地未办手续和现状收回建设用地调查第26页
        3.2.2 “三旧”改造用地调查第26-27页
        3.2.3 闲置土地调查第27页
        3.2.4 低效企业用地调查第27-28页
    3.3 存量土地调查结果数据分析第28-33页
        3.3.1 现状收回土地和已征未办证土地第28-29页
        3.3.2 三旧改造用地第29页
        3.3.3 闲置土地第29页
        3.3.4 低效企业用地第29-31页
        3.3.5 存量土地规模分布第31-33页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评价第33-39页
    4.1 评价对象第33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第33-34页
    4.3 评价权重第34页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4.5 建立基于邻接关系的空间矩阵第36页
    4.6 研究区用地强度格局分析第36-38页
        4.6.1 全局空间自相关第36-37页
        4.6.2 局域空间自相关第37-38页
    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38-39页
第五章 存量土地开发储备控制策略第39-48页
    5.1 土地储备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5.1.1 外部因素第39页
        5.1.2 内部因素第39-40页
    5.2 土地储备模式选取第40-43页
        5.2.1 模式选取的原则第40-41页
        5.2.2 土地储备模式的比较第41页
        5.2.3 土地储备初步设计第41-43页
    5.3 土地储备规划的组团控制策略第43-44页
        5.3.1 土地储备单元划分第43页
        5.3.2 土地储备空间分析第43-44页
    5.4 土地储备规划的规划控制策略第44-46页
    5.5 土地储备规划的时序控制策略第46-48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48-51页
    6.1 讨论第48-49页
    6.2 结论第49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判别字典学习的零样本图像分类
下一篇:清朝满族八旗军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