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密封技术论文

基于流体力学的高速旋转轴新型复合密封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轴流泵工作原理及结构简介第10页
    1.4 本文的工作第10-11页
    本章小结第11-12页
第二章 旋转轴新型复合密封结构设计及网格划分第12-22页
    2.1 设计原理第12页
    2.2 叶轮的设计第12-17页
        2.2.1 相关基础理论第12-13页
        2.2.2 轴流式叶轮升力法第13-14页
        2.2.3 叶轮结构设计与参数选取第14-16页
        2.2.4 翼型的选择第16-17页
    2.3 高速旋转轴新型复合密封结构模型第17-21页
        2.3.1 叶轮三维建模第17-19页
        2.3.2 复合密封结构三维模型第19-20页
        2.3.3 复合密封腔内部流道模型第20页
        2.3.4 流道模型网格划分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密封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过程第22-31页
    3.1 密封腔内部流场分析第22页
    3.2 数值模拟假设第22-23页
    3.3 流场数值计算第23页
    3.4 湍流模型简介第23-26页
        3.4.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第24-26页
    3.5 流场仿真模拟过程第26-30页
        3.5.1 建立控制方程第26-27页
        3.5.2 设置边界条件第27-28页
        3.5.3 选择滑移网格模型第28-29页
        3.5.4 控制方程离散化第29页
        3.5.5 设置求解参数第29页
        3.5.6 求解方程第29页
        3.5.7 判断计算结果的收敛性第29页
        3.5.8 计算结果的显示和输出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密封腔内部流场仿真分析第31-60页
    4.1 收敛性判断准则第31-33页
    4.2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3-59页
        4.2.1 转速变化对密封腔内部流场的影响第33-42页
        4.2.2 压力差对密封腔内部流场的影响第42-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叶片安装角度对密封腔内部影响第60-85页
    5.1 叶片安装角度的变化规律第60页
    5.2 数值分析结果第60-83页
    5.3 叶轮角度变化性能预测曲线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结论第85页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设备关键部件状态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