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恩洪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可采性评价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0-21页 |
1 绪论 | 第21-3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9-30页 |
2 恩洪区块地质背景 | 第30-42页 |
2.1 地理与交通位置 | 第30-31页 |
2.2 地质构造 | 第31-34页 |
2.3 地层与含煤地层 | 第34-39页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9-40页 |
2.5 岩浆活动 | 第40-41页 |
2.6 小结 | 第41-42页 |
3 恩洪区块煤储层基本特征 | 第42-83页 |
3.1 煤储层发育特征 | 第42-47页 |
3.2 煤岩煤质特征 | 第47-51页 |
3.3 煤体结构特征 | 第51-61页 |
3.4 储层孔渗特征 | 第61-72页 |
3.5 储层压力特征 | 第72-74页 |
3.6 地应力特征 | 第74-81页 |
3.7 小结 | 第81-83页 |
4 恩洪区块含气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83-104页 |
4.1 含气量预测 | 第83-87页 |
4.2 煤层气组分与风氧化带 | 第87-91页 |
4.3 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 | 第91-96页 |
4.4 研究区煤层含气性主要控制因素 | 第96-103页 |
4.5 小结 | 第103-104页 |
5 恩洪区块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 | 第104-131页 |
5.1 煤层气资源量分布特征 | 第104-114页 |
5.2 资源可采性评价方法选择 | 第114-117页 |
5.3 煤层气采收率确定 | 第117-126页 |
5.4 研究区煤层气资源可采性综合评价 | 第126-130页 |
5.5 小结 | 第130-131页 |
6 结论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2页 |
作者简历 | 第142-14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