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无标定视觉伺服的机器人装配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机器人视觉伺服技术概述第11-15页
        1.2.1 机器人视觉伺服第11-12页
        1.2.2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分类第12-13页
        1.2.3 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第13页
        1.2.4 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第13-14页
        1.2.5 混合视觉伺服第14页
        1.2.6 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视觉伺服第14-15页
    1.3 无标定视觉伺服研究概述第15-18页
        1.3.1 无标定视觉伺服的提出第16页
        1.3.2 无标定视觉伺服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装配系统设计第20-35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电梯厅门装配工艺要求第20-21页
    2.3 电梯厅门装配生产线结构设计第21-28页
        2.3.1 门板上线单元第22-23页
        2.3.2 涂胶单元第23-24页
        2.3.3 人工放筋单元第24-25页
        2.3.4 基于视觉伺服的机器人无铆钉连接单元的设计第25-27页
        2.3.5 预留单元第27-28页
    2.4 系统总体工艺流程第28页
    2.5 基于DeviceNet关键技术的电气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第28-32页
    2.6 上位管理系统与下位机软件设计第32-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复杂装配现场环境下的图像处理第35-47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LabVIEW及其视觉工具包第36-37页
    3.3 工业现场图像采集第37-39页
    3.4 基于分量法的灰度化处理第39-40页
    3.5 中值滤波第40-41页
    3.6 基于粒子滤波去噪后的二值化方法第41页
    3.7 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方法第41-44页
    3.8 基于Shi-Tomasi优化的局部厅门角点检测法第44-46页
    3.9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视觉伺服理论研究第47-61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视觉伺服中的坐标关系第47-49页
    4.3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模型运动分析第49-59页
        4.3.1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关节坐标系与模型搭建第49-51页
        4.3.2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第51-55页
        4.3.3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第55页
        4.3.4 基于Matlab的无铆钉连接机器人模型运动仿真分析第55-59页
    4.4 视觉控制器中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页
第五章 基于GABP神经网络视觉控制器的优化分析第61-73页
    5.1 引言第61-62页
    5.2 基于BP神经网络视觉控制器的优化方法分析第62-66页
    5.3 一种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的实现方法第66-71页
        5.3.1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式分析第66-68页
        5.3.2 一种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的具体方案第68-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无铆钉连接机器人视觉伺服的实验第73-83页
    6.1 引言第73页
    6.2 实验数据采集和参数设置第73-76页
    6.3 基于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视觉控制器实验分析第76-79页
    6.4 基于Matlab的机器人视觉伺服仿真分析第79-82页
    6.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钳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CO2加氢还原性能研究
下一篇:不对称三齿螯合氮杂环卡宾钯配合物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