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瑕疵出资股东的表决权限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第11-14页
        一、“瑕疵出资”的概念明晰第12-13页
        二、“表决权限制”的涵义第13-14页
    第三节 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瑕疵出资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第14页
        二、对《公司法》第42条采认缴说解释第14-16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一、国外文献综述第16-17页
        二、国内文献综述第17-21页
第二章 我国限制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的必要性第21-33页
    第一节 限权式规制于我国股东出资规制制度的必要性第21-29页
        一、我国现行股东出资规制制度的构成第21-24页
        二、前端控制的缺失加大后续规制的压力第24-26页
        三、限权式规制在我国后续规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第26-29页
    第二节 表决权限制于健全后续规制的必要性第29-33页
        一、表决权限制乃限权式规制有效运转之保障第29-30页
        二、表决权限制对补救式规制的缺陷具有重要弥补作用第30-31页
        三、表决权限制有助于提高失权式规制的可适用性第31-33页
第三章 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限制的路径探索及其正当性论证第33-45页
    第一节 两种路径之争第33-34页
        一、完全公司自治型路径的主张第33页
        二、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结合型路径的主张第33-34页
    第二节 由两种路径引申的正当性论证第34-42页
        一、股东的表决权可以进行限制第34-36页
        二、公司自治限制的正当性论证第36-40页
        三、司法干预限制的正当性论证第40-42页
    第三节 两种路径的启示第42-45页
        一、完全由公司自治缺乏现实可行性第42页
        二、司法干预失却了限权式规制之优势第42-43页
        三、我国的立法选择第43-45页
第四章 结合型路径下瑕疵出资股东表决权限制的构想第45-56页
    第一节 适用对象与情形第45-46页
        一、适用对象第45-46页
        二、适用情形第46页
    第二节 启动主体与程序第46-51页
        一、启动主体第46-49页
        二、程序第49-51页
    第三节 限制的限度第51-52页
        一、章程直接限制不受合理限度制约第51页
        二、股东会决议与司法干预限权受合理限度制约第51-52页
    第四节 限制的解除第52-54页
        一、主动补缴或返还出资第52页
        二、减持认缴出资或股份第52-53页
        三、经强制执行补缴或返还出资第53页
        四、消除出资物瑕疵或以其他出资替换第53-54页
    第五节 与其他后续规制的衔接第54-56页
        一、与补救式规制的衔接第54-55页
        二、与失权式规制的衔接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僵尸企业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整合中的基金平衡机制及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