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船舶操纵控制系统论文

新型渔业辅助无人艇设计与性能初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7-25页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23页
        1.2.1 渔业水产养殖水质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2 无人艇技术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无人艇智能控制发展现状第21-22页
        1.2.4 无人艇远程控制系统及太阳能应用研究现状第22页
        1.2.5 基于互联网的无人艇系统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2章 新型渔业辅助无人艇选型分析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基于模糊数学的高性能船船型评优第25-27页
        2.2.1 因素集第26页
        2.2.2 确定因素隶属函数第26页
        2.2.3 建立权数集第26-27页
        2.2.4 评优计算及分析第27页
    2.3 初步设计分析第27-30页
        2.3.1 用途及航区第27-28页
        2.3.2 船型分析第28-29页
        2.3.3 船级选择第29页
        2.3.4 主机选型第29页
        2.3.5 航速及续航力第29-30页
        2.3.6 结构与稳性分析第30页
        2.3.7 主要设备第30页
    2.4 方案初步设计第30-36页
        2.4.1 主尺度确定第30-32页
        2.4.2 型线设计第32-33页
        2.4.3 上层建筑设计第33-35页
        2.4.4 总布置设计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新型渔业辅助无人艇主要系统设计第37-53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艇模推进及操纵系统设计第37-46页
        3.2.1 电机选型设计第37-38页
        3.2.2 轴系设计第38-40页
        3.2.3 螺旋桨设计第40-45页
        3.2.4 舵机选型设计第45-46页
    3.3 太阳能系统设计第46-50页
        3.3.1 太阳能系统的选择第46-47页
        3.3.2 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第47页
        3.3.3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第47页
        3.3.4 太阳能电池第47-48页
        3.3.5 蓄电池第48页
        3.3.6 太阳能电力推进的优势第48页
        3.3.7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布置优化第48-49页
        3.3.8 太阳能输出约束条件第49-50页
        3.3.9 太阳能供电系统设计及续航能力设计第50页
    3.4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渔业辅助无人艇控制系统论证与设计第50-51页
        3.4.1 渔业辅助无人艇控制系统论证设计第50-51页
        3.4.2 渔业辅助无人艇地面岸机控制系统第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新型渔业辅助无人艇制作与试验第53-75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模型制作和设备安装第53-59页
        4.2.1 艇模制作第53-58页
        4.2.2 设备安装第58-59页
    4.3 性能试验第59-63页
        4.3.1 水密性试验第59-60页
        4.3.2 快速性试验第60-61页
        4.3.3 操纵性试验第61-62页
        4.3.4 耐波性试验第62-63页
    4.4 回转系统辨识第63-66页
    4.5 横摇系统辨识第66-70页
    4.6 纵摇系统辨识第70-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渔业辅助无人艇半自主航行控制系统设计第75-88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无人艇半自主航行控制系统第75-77页
        5.2.1 基于STM32的无人艇嵌入式核心控制器第75-76页
        5.2.2 远程信息传输模块第76页
        5.2.3 运动信息采集模块第76页
        5.2.4 运动控制模块第76-77页
    5.3 半自主航行控制设计第77-80页
        5.3.1 直线型半自主航行控制设计第77-79页
        5.3.2 曲线型路径半自主航行控制设计第79页
        5.3.3 无人艇与上位机间的通信协议第79-80页
    5.4 上位机系统模块搭建第80-81页
    5.5 无人艇模糊控制系统第81-84页
        5.5.1 智能控制第81页
        5.5.2 模糊控制第81-82页
        5.5.3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82-83页
        5.5.4 无人艇模糊控制的具体实现第83-84页
    5.6 半自主航行功能试验第84-86页
        5.6.1 基于上位机的无人艇半自主航行试验第84-86页
        5.6.2 基于开源商用软件的无人艇半自主航行第86页
    5.7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6章 渔业辅助无人艇功能试验第88-100页
    6.1 自主抛食系统设计制作及功能试验第88-91页
        6.1.1 第一代抛食系统介绍第88页
        6.1.2 抛食系统改进设计第88-90页
        6.1.3 改进抛食系统制作与安装第90页
        6.1.4 抛食系统功能试验第90-91页
    6.2 基于互联网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及功能试验第91-96页
        6.2.1 水质监测系统设计第92-94页
        6.2.2 水样采集系统设计与制作第94-95页
        6.2.3 基于互联网的渔业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功能试验第95-96页
    6.3 半自主水草清除系统设计与制作第96-99页
        6.3.1 水草清除系统设计第96-98页
        6.3.2 水草清除系统设备选择第98页
        6.3.3 水草清除系统制作安装第98-99页
        6.3.4 半自主水草清除系统功能试验第99页
    6.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1.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第100页
    2.论文的研究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标签相关特征的多标签降维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智能体信息融合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