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地下水对山岭隧道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5-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5页
        1.1.2 选题意义第15-16页
    1.2 目前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地下水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裂隙介质水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目前的研究过程与方法第19页
    1.4 目前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影响研究局限性分析第19-20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对隧道影响分析第21-43页
    2.1 地下水分类第21-25页
    2.2 地下水运动基本规律第25-27页
        2.2.1 线性渗透定律第25-26页
        2.2.2 非线性渗透定律第26-27页
    2.3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第27-37页
        2.3.1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第27-29页
        2.3.2 承压水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第29-31页
        2.3.3 半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第31-33页
        2.3.4 潜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第33-37页
    2.4 地下水对岩土作用分析第37-39页
        2.4.1 地下水对岩体的物理作用第37-38页
        2.4.2 地下水对岩体的化学作用第38-39页
        2.4.3 地下水对岩土体产生的力学作用第39页
    2.5 地下水对混泥土衬砌的影响第39-41页
        2.5.1 地下水对衬砌结构的力学作用第39页
        2.5.2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作用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地下水涌水量计算及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第43-61页
    3.1 隧道涌水计算方法第43-57页
        3.1.1 经验公式法第43-44页
        3.1.2 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第44页
        3.1.3 比拟法第44-45页
        3.1.4 基于BP神经元网络对隧道涌水量预测第45-57页
    3.2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第57-60页
        3.2.1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第57-58页
        3.2.2 地质雷达第58-59页
        3.2.3 超前钻孔探测第59页
        3.2.4 超前探水第59页
        3.2.5 全断面地质素描第59-60页
    3.3 本章小节第60-61页
第4章 正习高速羊角拗隧道有限元模型分析第61-91页
    4.1 工程概况第61页
    4.2 地质构造第61-62页
    4.3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第62-65页
        4.3.1 地形地貌第62页
        4.3.2 地层岩性第62-65页
    4.4 水文地质条件第65-67页
        4.4.1 地下水第65-67页
        4.4.2 地表水第67页
        4.4.3 水的腐蚀性评价第67页
    4.5 气象条件第67-68页
    4.6 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第68-69页
    4.7 岩体渗流场分析数学模型第69-74页
        4.7.1 GTS软件的介绍第70页
        4.7.2 隧道围岩本构模型的选择第70-72页
        4.7.3 正习高速公路十六标羊角拗隧道渗流模型第72-74页
    4.8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4-90页
        4.8.1 模拟结果分析第74-86页
        4.8.2 超前加固对隧道开挖影响分析第86-90页
    4.9 小结本章第90-91页
第5章 羊角拗隧道地下水处理措施第91-99页
    5.1 结构自防水措施第91-93页
        5.1.1 洞外防排水第91页
        5.1.2 结构防排水第91-93页
    5.2 地下水突水段施工措施第93-94页
        5.2.1 灰岩段突泥突水施工第93-94页
        5.2.2 老窑突水的处理第94页
    5.3 溶洞处置措施第94-96页
        5.3.1 发育规模较小溶洞的处治第95页
        5.3.2 发育规模较大溶洞的处治第95-96页
        5.3.3 溶洞水的处理第96页
        5.3.4 岩溶地段施工注意事项第96页
    5.4 洞内施工排水辅助措施第96-97页
    5.5 本章小节第97-99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99-101页
    6.1 结论第99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105-107页
    学术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倾斜岩面圆形锚碇基坑嵌岩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
下一篇:BIM技术在钢结构桥梁精细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