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稻田养鸭对土壤及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0页
 1 目的与意义第14页
 2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第14-15页
   ·生物多样性第14-15页
   ·害虫生态控制第15页
 3 土壤有机碳第15-16页
 4 根际营养第16-17页
   ·氮素营养第17页
   ·磷素营养第17页
   ·钾素营养第17页
 5 稻鸭生态系统土壤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17-20页
   ·稻鸭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特性第17-18页
     ·土壤理化性状第17-18页
     ·土壤肥力第18页
     ·土壤有机碳第18页
   ·稻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第18-20页
     ·杂草的生物多样性第19页
     ·稻田害虫与天敌第19-20页
第二章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营养生态特性第20-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试验地点描述第20-21页
   ·供试材料第21页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第21-22页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22-23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3-28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物理性状第23-24页
     ·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含水量第23页
     ·土壤团聚体第23-24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化学性第24-26页
     ·土壤pH、全氮、全磷和全钾第24页
     ·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第24-25页
     ·土壤有机碳库与活性碳库第25-26页
   ·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特征第26-28页
     ·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第26-28页
     ·土壤有机碳第28页
   ·水稻生物量第28页
 3 讨论第28-30页
   ·完全稻鸭生态种养系统的土壤理化性状第28-29页
   ·完全稻鸭种养系统土壤有机碳第29-30页
第三章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区营养及有机碳相关分析研究第30-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试验地点描述第30页
   ·供试材料第30页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第30-31页
   ·取样与测定方法第31-32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区营养第32-33页
     ·水稻根区氮、磷、钾养分含量第32-33页
     ·水稻根区PH值以及有机碳的含量第33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耕层养分特征第33-37页
     ·耕层氮、磷、钾含量第33-36页
     ·土壤耕层PH第36-37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有机碳的短期动态第37-39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养分动态第39-40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第40-43页
     ·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第40-41页
     ·有机碳与土壤PH、容重、总孔隙度和含水量的相关性第41-42页
     ·有机碳与水稻生物量积累的相关性第42-4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3-46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区营养生态第43-44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耕层土壤耕层养分特征第44页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有机碳与养分的相关性分析第44-46页
第四章 规模化稻鸭生态种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46-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材料第46页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第46-47页
   ·调查方法第47页
   ·数据分析第47-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对杂草密度的影响第48-49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对杂草群落组成的影响第49页
   ·模稻鸭生态种养对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9-52页
 3 讨论第52-55页
   ·稻田养鸭杂草生物防控第52-54页
   ·稻田养鸭对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54页
   ·杂草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持第54-55页
第五章 规模化稻鸭种养对早稻病虫害变化规律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第55-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材料第55页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第55页
   ·调查内容与方法第55-56页
   ·数据分析第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1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虫害发生动态与变化规律第56-59页
     ·二化螟第56页
     ·稻纵卷叶螟第56-57页
     ·稻飞虱第57页
     ·稻叶蝉第57-59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第59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病害发生特点及变化规律第59-60页
     ·纹枯病第59页
     ·稻瘟病第59-60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对水稻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第60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生产经济效益分析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规模稻鸭系统对病虫害的生态控制第61-62页
   ·规模稻鸭系统鸭子、天敌的综合作用第62页
   ·规模稻鸭系统控制病害的可能机制第62-63页
   ·规模稻鸭系统鸭稻的互作第63-6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4-69页
 1 主要结果第64-67页
   ·完全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理化性状第64-65页
   ·完全稻鸭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第65页
   ·完全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区营养特性第65页
   ·完全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的相关性第65-66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杂草生物多样性第66页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病虫害的变化规律与经济效益第66-67页
 2 创新第67页
 3 不足第67-68页
 4 进一步研究方向与思路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80页
致谢第80-81页
作者简介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细辛减轻异丙甲草胺对水稻毒害的活性成分研究
下一篇: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CP基因dsRNA诱导烟草对该病毒病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