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基于突触可塑性机制的多神经元连接电路的仿真和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神经元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技术第14-16页
    1.3 论文思路和内容安排第16-19页
第二章 神经元模型分析及其电路实现第19-29页
    2.1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和动作电位的产生第19-21页
    2.2 IF神经元电路的实现和仿真第21-27页
        2.2.1 IF神经元电生理模型的模拟电路第21-23页
        2.2.2 IF神经元电路设计第23-26页
        2.2.3 IF神经元电路的仿真和分析第26-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STDP机制电路设计第29-39页
    3.1 突触可塑性第29-32页
        3.1.1 突触的基本原理第29-30页
        3.1.2 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的过程第30-31页
        3.1.3 突触可塑性的概念第31-32页
    3.2 STDP学习规则的提出第32-33页
    3.3 STDP机制电路的设计第33-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基于STDP机制的多神经元连接电路设计第39-51页
    4.1 基于STDP机制的一对一多神经元连接电路设计第39-43页
        4.1.1 基于STDP机制的一对一多神经元连接电路的实现第39-41页
        4.1.2 STDP机制对一对一的多神经元连接电路放电特性的影响第41-43页
    4.2 基于STDP机制的二对一多神经元连接电路设计第43-46页
        4.2.1 基于STDP机制的二对一多神经元连接电路的实现第43-45页
        4.2.2 STDP机制对二对一的多神经元连接电路放电特性的影响第45-46页
    4.3 基于STDP机制的三对一多神经元连接电路设计第46-50页
        4.3.1 基于STDP机制的三对一多神经元连接电路的实现第46-49页
        4.3.2 STDP机制对三对一的多神经元连接电路放电特性的影响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应力波无损检测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