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1.1 我国能源方面的矛盾 | 第8-9页 |
1.1.2 针对我国能源问题的政策 | 第9页 |
1.1.3 生物燃油双燃料燃烧机及其雾化助燃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生物燃油燃烧机发展及现状 | 第9-12页 |
1.2.1 燃烧机发展史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10页 |
1.2.3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1.2.4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2-13页 |
2 生物燃油的基本性质及燃烧机整体布局 | 第13-23页 |
2.1 生物燃油的静态特征 | 第13-14页 |
2.1.1 生物燃油的元素含量 | 第13页 |
2.1.2 生物燃油的含氧量 | 第13-14页 |
2.1.3 生物燃油的含水率 | 第14页 |
2.1.4 生物燃油的其他物理性质 | 第14页 |
2.2 生物燃油的燃烧特性 | 第14-16页 |
2.3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基本参数计算及其整体布局 | 第16-22页 |
2.3.1 供油系统的设计 | 第17-18页 |
2.3.2 配风系统的设计 | 第18-19页 |
2.3.3 烟气及理论燃烧温度 | 第19-20页 |
2.3.4 燃烧机各辅件的布局及三维模型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生物燃油燃烧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 第23-34页 |
3.1 雾化喷嘴设计 | 第23-30页 |
3.1.1 几种液态工质雾化喷嘴 | 第23-26页 |
3.1.2 改进的内混式喷嘴设计 | 第26-30页 |
3.2 点火及助燃部分设计 | 第30-33页 |
3.2.1 几种常用的点火装置 | 第30-32页 |
3.2.2 点火部分的结构布局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生物燃油燃烧机雾化和燃烧的FLUENT仿真 | 第34-55页 |
4.1 FLUENT的控制方程及破碎模型 | 第34-35页 |
4.2 单介质流体仿真 | 第35-41页 |
4.2.1 生物燃油的流体仿真 | 第36-39页 |
4.2.2 压缩空气的流体仿真 | 第39-41页 |
4.3 雾化流体仿真 | 第41-50页 |
4.3.1 一次雾化流体仿真 | 第41-47页 |
4.3.2 二次雾化流体仿真 | 第47-50页 |
4.4 点火区域及燃烧室的仿真 | 第50-54页 |
4.4.1 引射管的燃烧仿真 | 第50-52页 |
4.4.2 生物燃油燃烧仿真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