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案例引入 | 第12-14页 |
一、案例罪名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与相似罪名的考量 | 第14-24页 |
(一)认定贪污罪所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1.从构成要件该当性方面进行考量 | 第14-15页 |
2.从违法性和有责性上进行考量 | 第15-16页 |
(二)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所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1.从行为对象上进行考量 | 第16-17页 |
2.从行为方式上进行考量 | 第17-18页 |
3.从犯罪结果上进行考量 | 第18-20页 |
(三)认定非法经营罪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四)认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二、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背信牟利入罪必要性探讨 | 第24-28页 |
(一)刑法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1.从国家和政府层面看 | 第24页 |
2.经济发展对相关立法的需求 | 第24-25页 |
3.从刑法的本身看 | 第25-26页 |
(二)不进行刑事立法,只完善民商事、行政相关法规的不足 | 第26-28页 |
1.法律调整综合强制力不足 | 第26页 |
2.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要求不高 | 第26-27页 |
3.行政刑法规定特定背信行为约束力不强 | 第27-28页 |
三、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背信牟利入罪模式探讨 | 第28-36页 |
(一)对德、日刑法体系中背信罪的考察 | 第28-30页 |
1.背信罪的概念和发展 | 第29页 |
2.背信罪的法理学说 | 第29-30页 |
3.背信罪的构成要件 | 第30页 |
(二)入罪具体模式的提出 | 第30-33页 |
1.在我国现有刑法体系中直接增加背信罪 | 第31-32页 |
2.对刑法一百六十六条(为亲友非法牟利罪)进行修改调整 | 第32-33页 |
(三)模式构建的反思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