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述 | 第15-25页 |
(一)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念 | 第15-17页 |
1.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含义 | 第15-16页 |
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二)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7-19页 |
1.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提出 | 第17-18页 |
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发展 | 第18-19页 |
(三)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2.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 第20页 |
3.循环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4.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1-22页 |
(四)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价值功能 | 第22-25页 |
1.从源头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 | 第22-23页 |
2.减轻政府环境治理负担 | 第23页 |
3.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 第23-24页 |
4.均衡市场责任分配 | 第24-25页 |
二、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5-39页 |
(一)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状 | 第25-34页 |
1.立法情况 | 第25-28页 |
2.实施现状 | 第28-34页 |
(二)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 第34-39页 |
1.废弃物回收利用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34-35页 |
2.责任主体范围界定不明确 | 第35页 |
3.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4.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 第36-39页 |
三、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比较考察 | 第39-47页 |
(一) 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践概况 | 第39-44页 |
1.德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体系 | 第39-41页 |
2.美国产品责任延伸制度 | 第41-42页 |
3.日本废弃物管理立法体系 | 第42-44页 |
(二) 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7页 |
1.企业合力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 第44-45页 |
2.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地方立法 | 第45页 |
3.政府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45-47页 |
四、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47-57页 |
(一) 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立法体系 | 第47-50页 |
1.按照废弃物的属性分类立法 | 第47-48页 |
2.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第48-49页 |
3.完善地方立法 | 第49-50页 |
(二) 明确相关主体的义务配置 | 第50-52页 |
1.政府 | 第50-51页 |
2.生产者 | 第51页 |
3.销售者和消费者 | 第51-52页 |
4.专门回收处理机构 | 第52页 |
(三) 完善监督与管理机制 | 第52-54页 |
1.有效保证政府履行监管职能 | 第52-53页 |
2.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 第53-54页 |
(四)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第54-57页 |
1.明确公众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 第54页 |
2.完善法律保障措施 | 第54-55页 |
3.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