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功能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2.2 构建公积金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完善公积金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公积金担保的基本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点 | 第20-25页 |
2.1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特征 | 第20-21页 |
2.1.3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方式 | 第21-22页 |
2.2 公积金贷款款担保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2.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现状及功能分析 | 第25-39页 |
3.1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3.1.1 长沙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背景 | 第25页 |
3.1.2 长沙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运营情况 | 第25-26页 |
3.1.3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基本流程及职责 | 第26-28页 |
3.2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31页 |
3.2.1 公积金贷款风险呈上升的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3.2.2 公积金管理中心风控能力不足 | 第29-31页 |
3.2.3 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管控和抵补 | 第31页 |
3.3 公积金担保对公积金风险的缓释功能 | 第31-39页 |
3.3.1 实现市场功能与行政管理对接 | 第32-33页 |
3.3.2 弥补抵押担保的不足 | 第33-34页 |
3.3.3 避免预抵押制度的法律瑕疵 | 第34-35页 |
3.3.4 保障债权的实现 | 第35-37页 |
3.3.5 维护公积金缴存人的利益 | 第37-39页 |
第4章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5页 |
4.1 公积金担保机构外部环境的缺陷分析 | 第39-41页 |
4.1.1 针对公积金担保的相关法律缺失 | 第39-40页 |
4.1.2 公积金贷款担保市场监管不力 | 第40页 |
4.1.3 担保费率定价缺乏依据 | 第40-41页 |
4.2 公积金担保机构内部建设的不足分析 | 第41-45页 |
4.2.1 人力资源配备有待优化 | 第41-42页 |
4.2.2 没有严格按照担保业务流程执行担保业务 | 第42-43页 |
4.2.3 杠杆率过高 | 第43-44页 |
4.2.4 保证金及风险基金的管控机制有待优化 | 第44-45页 |
第5章 完善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对策 | 第45-51页 |
5.1 完善公积金担保的外部环境建设 | 第45-48页 |
5.1.1 加强住房公积金担保的相关法律建设 | 第45页 |
5.1.2 加强对担保机构资本金的调控与监管 | 第45-46页 |
5.1.3 加强对杠杆率的调控与监管 | 第46-47页 |
5.1.4 采用分段计付的担保收费模式 | 第47-48页 |
5.2 强化公积金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管理 | 第48-51页 |
5.2.1 构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 第48-49页 |
5.2.2 严格按照担保业务流程执行担保业务 | 第49页 |
5.2.3 规范公积金贷款贷后管理 | 第49-50页 |
5.2.4 实行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双控机制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