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双酚A对三种水生植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6页
    1.1 BPA的使用及环境分布第14-15页
        1.1.1 BPA的制造及使用第14页
        1.1.2 BPA在水域环境分布特征第14-15页
    1.2 BPA对动物毒性效应第15-19页
        1.2.1 对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第15-16页
        1.2.2 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第16-17页
        1.2.3 对动物发育系统的影响第17-18页
        1.2.4 对动物的致畸致癌性第18页
        1.2.5 对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干扰效应第18-19页
    1.3 三种水生植物研究进展第19-23页
        1.3.1 紫背浮萍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2 浮萍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3 满江红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BPA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第23-25页
        1.4.1 BPA对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影响第23页
        1.4.2 BPA对藻类影响研究第23-24页
        1.4.3 植物对BPA去除作用研究第24-25页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BPA对紫背浮萍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第26-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6-36页
        2.1.1 实验试剂、仪器及工具第26页
        2.1.2 紫背浮萍培养及暴露实验第26-27页
        2.1.3 紫背浮萍生长测定第27页
        2.1.4 紫背浮萍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第27-28页
        2.1.5 紫背浮萍活性氧及氧化损伤测定第28-29页
        2.1.6 紫背浮萍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29-33页
        2.1.7 紫背浮萍抗氧化物质GSH含量检测第33-34页
        2.1.8 紫背浮萍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检测第34-35页
        2.1.9 统计分析第35-3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2.2.1 BPA对紫背浮萍湿重的影响第36-37页
        2.2.2 BPA对紫背浮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2.2.3 BPA对H_2O_2和MDA含量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影响第38-39页
        2.2.4 BPA对紫背浮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2.2.5 BPA对紫背浮萍GSH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2.2.6 BPA对紫背浮萍渗透压调节物质的影响第41-42页
    2.3 讨论第42-44页
第三章 BPA对浮萍生态毒性效应研究第44-5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3.1.1 实验试剂、仪器及工具第44页
        3.1.2 浮萍培养及暴露实验第44页
        3.1.3 浮萍生长测定第44页
        3.1.4 浮萍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第44页
        3.1.5 浮萍活性氧及氧化损伤第44-45页
        3.1.6 浮萍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45页
        3.1.7 浮萍GSH含量测定第45页
        3.1.8 浮萍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检测第45-46页
        3.1.9 数据统计分析第46-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2.1 BPA对浮萍湿重的影响第47-48页
        3.2.2 BPA对浮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3.2.3 BPA对浮萍MDA和H_2O_2含量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活力的影响第49-50页
        3.2.4 BPA对浮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3.2.5 BPA对浮萍GSH含量的影响第51页
        3.2.6 BPA对浮萍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51-53页
    3.3 讨论第53-56页
第四章 BPA对满江红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第56-6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4.1.1 实验试剂、仪器与工具第56页
        4.1.2 满江红培养及暴露实验第56页
        4.1.3 满江红生长测定第56页
        4.1.4 满江红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第56页
        4.1.5 满江红活性氧及氧化损伤测定第56-57页
        4.1.6 满江红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57页
        4.1.7 满江红GSH含量测定第57页
        4.1.8 满江红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测定第57页
        4.1.9 数据统计分析第57-5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4.2.1 BPA对满江红湿重的影响第58-59页
        4.2.2 BPA对满江红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59-60页
        4.2.3 BPA对满江红MDA和H_2O_2含量及抑制羟自由基活力的影响第60-61页
        4.2.4 BPA对满江红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61-62页
        4.2.5 BPA对满江红GSH含量的影响第62-63页
        4.2.6 BPA对满江红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4.3 讨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化赤泥颗粒对磷的吸附及对消落带干湿交替环境下磷的固定
下一篇:生物炭对水稻土铅镉铜锌复合污染的钝化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