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水工建筑物论文--护岸、护坡工程论文--防浪工程论文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及在海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无机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无机聚合物的特点第14-16页
        1.2.2 无机聚合物的研究历程第16-18页
    1.3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第18-23页
        1.3.1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第18-22页
        1.3.2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第23-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目的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6-33页
    2.1 原材料第26-28页
        2.1.1 胶凝材料第26-27页
        2.1.2 骨料第27-28页
        2.1.3 水第28页
    2.2 试验方法第28-33页
        2.2.1 流变试验第28-29页
        2.2.2 净浆流动度第29-30页
        2.2.3 胶砂流动度第30页
        2.2.4 胶砂力学性能第30页
        2.2.5 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第30-31页
        2.2.6 应变监测第31-33页
第三章 无机聚合物浆体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第33-50页
    3.1 净浆流变性能第33-37页
        3.1.1 水胶比对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3.1.2 水胶比对净浆流变参数的影响第35-37页
    3.2 净浆流动度第37-38页
    3.3 砂浆流变性能第38-45页
        3.3.1 试验配比第38-39页
        3.3.2 砂浆浆体的流变性能第39-42页
        3.3.3 水胶比对砂浆流变参数的影响第42-44页
        3.3.4 砂灰比对砂浆流变参数的影响第44-45页
    3.4 砂浆流动度第45-47页
    3.5 无机聚合物胶砂力学性能第47-48页
        3.5.1 水胶比的影响第47页
        3.5.2 砂灰比的影响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第50-76页
    4.1 试验配合比第50-52页
    4.2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第52-63页
        4.2.1 水胶比的影响第52-57页
        4.2.2 单方用水量的影响第57-61页
        4.2.3 砂率的影响第61-63页
    4.3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第63-68页
        4.3.1 水胶比的影响第63-65页
        4.3.2 单方用水量的影响第65-67页
        4.3.3 砂率的影响第67-68页
    4.4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流程第68-72页
        4.4.1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制备参数的确定第68-71页
        4.4.2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流程第71-72页
    4.5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试配第72-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在海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76-90页
    5.1 工程概况第76-80页
    5.2 原材料第80-81页
        5.2.1 胶凝材料第80页
        5.2.2 骨料第80页
        5.2.3 水第80页
        5.2.4 玄武岩纤维筋第80-81页
    5.3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第81-85页
        5.3.1 混凝土的制备第81-82页
        5.3.2 施工工序第82-84页
        5.3.3 工作性能检测第84页
        5.3.4 力学性能检测第84-85页
    5.4 变形监测第85-87页
        5.4.1 测点布设第85-86页
        5.4.2 应变监测第86-87页
    5.5 施工效果第87-89页
    5.6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结论第90-91页
    6.2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和车道线检测研究
下一篇:库水位周期性大幅涨落下岩石流变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