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灵芝碳代谢途径中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基因功能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第16-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3页
    第一节 碳代谢途径概述第17-21页
        1.1 植物碳代谢途径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 真菌中碳代谢途径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细菌中碳代谢途径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第二节 碳代谢对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的影响第21-28页
        2.1 碳代谢途径中中间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2.1.1 核苷酸糖的研究概况第22页
            2.1.2 Glc-1-P的研究概况第22-23页
            2.1.3 Glc-6-P的研究第23页
            2.1.4 其他关键中心代谢产物的研究第23页
        2.2 碳代谢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研究概况第23-26页
            2.2.1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第24页
            2.2.2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第24-25页
            2.2.3 多糖合成途径中的其他关键酶第25-26页
        2.3 与碳代谢相关的信号途径概述第26-28页
            2.3.1 SNF1/AMPK和mTOR途径对生长代谢的影响第26-27页
            2.3.2 MAPK对生长代谢的影响第27-28页
            2.3.3 钙离子对生长代谢的影响第28页
    第三节 灵芝及灵芝碳代谢的研究进展第28-32页
        3.1 灵芝的分类地位及药用价值第28-29页
        3.2 灵芝碳代谢的研究现状第29-31页
            3.2.1 影响灵芝多糖合成的环境因素第29-30页
            3.2.2 灵芝基因组解析第30-31页
            3.2.3 灵芝核苷酸糖生物合成途径预测第31页
            3.2.4 灵芝多糖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研究第31页
        3.3 展望第31-32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2-33页
        4.1 研究意义第32页
        4.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灵芝碳代谢合成关键酶UGPase的功能分析第33-75页
    引言第33-35页
    第一节 灵芝ugp基因的克隆及蛋白功能的验证第35-48页
        1 实验材料第35页
            1.1 菌株、质粒、试剂第35页
            1.2 菌株培养第35页
        2 实验方法第35-44页
            2.1 质粒的转化和提取第35-36页
                2.1.1 化学法制备高效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5-36页
                2.1.2 大肠杆菌的转化第36页
                2.1.3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第36页
            2.2 灵芝UGPase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41页
                2.2.1 菌丝体的收集第36页
                2.2.2 灵芝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第36-37页
                2.2.3 总RNA的提取第37页
                2.2.4 总RNA中DNA的消化第37-38页
                2.2.5 灵芝cDNA的制备(30μL体系)第38页
                2.2.6 PCR验证cDNA质量第38-39页
                2.2.7 灵芝UGPase基因克隆第39页
                2.2.8 ugp基因特异片段的回收、双酶切、连接、测序及序列比对第39-41页
            2.3 UGPase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1-42页
                2.3.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第41-42页
            2.4 UGPase蛋白纯化第42-43页
                2.4.1 所需溶液第42页
                2.4.2 纯化步骤第42-43页
            2.5 UGPase体外酶活的测定第43-44页
                2.5.1 UGPase蛋白提取第43页
                2.5.2 UGPase蛋白浓度测定第43页
                2.5.3 UGPase合成活性测定(Ciereszko et al.,2001)第43-44页
        3 结果分析第44-48页
            3.1 灵芝UGPase功能域及进化树分析第44-46页
            3.2 UGPase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第46页
            3.3 UGPase蛋白体外活性测定第46-48页
    第二节 灵芝ugp基因的功能分析第48-73页
        1 实验材料第48页
            1.1 菌株、质粒、试剂第48页
            1.2 菌株培养第48页
        2 实验方法第48-57页
            2.1 灵芝电击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第48-49页
                2.1.1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48页
                2.1.2 电击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第48-49页
            2.2 沉默转化子的验证第49页
                2.2.1 菌丝体的收集第49页
                2.2.2 总RNA的提取第49页
                2.2.3 总RNA中DNA的消化第49页
                2.2.4 灵芝cDNA的制备(30μL体系)第49页
                2.2.5 PCR验证cDNA质量第49页
            2.3 灵芝ugp过表达菌株的构建与验证第49-50页
                2.3.1 灵芝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第49页
                2.3.2 潮霉素抗性基因在转化子的检测第49-50页
            2.4 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第50-51页
                2.4.1 样品处理第50页
                2.4.2 Glc-1-P含量的测定(Bergmeyer et al.,1983)第50页
                2.4.3 UDP-Glc含量的测定第50-51页
            2.5 灵芝多糖的测定第51-52页
                2.5.1 灵芝胞外多糖的制备第51页
                2.5.2 灵芝胞内多糖的制备第51页
                2.5.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第51-52页
            2.6 细胞壁完整性测定第52-53页
                2.6.1 灵芝对细胞壁干扰剂的敏感性第52页
                2.6.2 灵芝细胞壁主要组分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第52页
                2.6.3 灵芝细胞壁主要组分几丁质含量的测定第52-53页
                2.6.4 细胞壁电镜第53页
            2.7 灵芝菌丝生长的测定第53页
            2.8 灵芝菌丝分叉统计第53页
            2.9 原生质体数目的统计第53-54页
            2.10 ugp沉默转化子耐胁迫检测第54页
            2.11 硝基蓝四唑(nitro blue tetrazolium,NBT)染色第54页
            2.12 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ROS第54页
            2.13 胞内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第54-55页
            2.14 SOD酶活的测定第55页
            2.15 CAT酶活的测定第55-56页
            2.16 漆酶活性测定第56页
                2.16.1 平板检测法第56页
                2.16.2 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性第56页
            2.17 纤维素酶活性检测第56-57页
                2.17.1 平板检测法第56-57页
                2.17.2 分光光度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第57页
            2.18 cAMP含量测定第57页
        3 结果分析第57-73页
            3.1 灵芝ugp基因沉默转化子的筛选第57-59页
            3.2 灵芝ugp基因对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第59页
            3.3 灵芝ugp基因对灵芝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第59-61页
            3.4 灵芝ugp基因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第61-62页
            3.5 ugp沉默菌株对H_2O_2的耐受性第62页
            3.6 灵芝ugp基因对灵芝胞内ROS的影响第62-65页
            3.7 ugp基因沉默对胞外漆酶活性及纤维素酶活的影响第65-66页
            3.8 ugp沉默影响灵芝胞内cAMP含量及对cAMP的敏感性第66-67页
            3.9 灵芝ugp基因对灵芝菌丝分叉的影响第67-68页
            3.10 灵芝ugp过表达分析第68-73页
                3.10.1 灵芝ugp过表达转化子OE::ugp的筛选第68-69页
                3.10.2 OE::ugp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第69-70页
                3.10.3 OE::ugp中菌丝分叉的影响第70页
                3.10.4 OE::ugp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第70-71页
                3.10.5 OE::ugp菌株细胞壁完整性的检测第71-73页
    本章讨论第73-75页
第三章 灵芝ugp通过调控胞内Glc-1-P水平影响胞内钙浓度进而影响菌丝生长第75-89页
    前言第75-76页
    1 实验材料第76页
        1.1 菌株、质粒、试剂第76页
        1.2 菌株培养第76页
    2 实验方法第76-79页
        2.1 菌株处理第76页
        2.2 菌丝分叉的测定第76页
        2.3 胞内钙离子水平的检测第76-79页
            2.3.1 胞内钙离子浓度Fluo-3AM检测第76-77页
            2.3.2 软件量化分析钙离子浓度第77页
            2.3.3 胞内钙离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第77-79页
        2.4 中间代谢产物的测定第79页
    3 结果分析第79-87页
        3.1 灵芝ugp基因通过调控胞内钙离子水平来改变菌丝分叉第79-81页
        3.2 胞内Glc-1-P的含量影响胞内钙离子水平第81-85页
        3.3 胞内Glc-1-P的含量影响菌丝分叉水平第85页
        3.4 胞内Glc-1-P的含量影响灵芝菌丝生长第85-87页
    4 本章讨论第87-89页
第四章 灵芝pgm基因的功能分析第89-113页
    引言第89-90页
    第一节 灵芝pgm基因的克隆及蛋白功能的验证第90-96页
        1 实验材料第90页
            1.1 菌株、质粒、试剂第90页
            1.2 菌株培养第90页
        2 实验方法第90-92页
            2.1 灵芝pgm基因的克隆第90-91页
            2.2 PGM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1页
            2.3 PGM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91页
            2.4 PGM蛋白酶活的测定第91-92页
                2.4.1 样品制备第91-92页
                2.4.2 PGM酶活测定第92页
        3 结果分析第92-96页
            3.1 灵芝PGM功能域及进化树分析第92-94页
            3.2 灵芝PGM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94-95页
            3.3 灵芝PGM蛋白体外活性测定第95-96页
    第二节 灵芝pgm基因的功能分析第96-111页
        1 实验材料第96页
            1.1 菌株、质粒、试剂第96页
            1.2 菌株培养第96页
        2 实验方法第96-99页
            2.1 pgm沉默载体的构建第96页
            2.2 pgm沉默转化子的筛选第96页
            2.3 pgm沉默转化子的功能验证第96-97页
                2.3.1 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第96页
                2.3.2 胞内多糖含量的测定第96-97页
                2.3.3 中间代谢产物的测定第97页
            2.4 细胞壁完整性的检验第97-98页
                2.4.1 葡聚糖含量的测定第97页
                2.4.2 几丁质含量的测定第97页
                2.4.3 细胞壁干扰物胁迫生长测定第97-98页
                2.4.4 细胞壁电镜结构观察第98页
            2.5 pgm沉默转化子耐胁迫检测第98页
            2.6 胞内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第98页
            2.7 SOD酶活的测定第98页
            2.8 CAT酶活的测定第98页
            2.9 TCA循环中相关基因的定量检测第98-99页
        3 结果分析第99-111页
            3.1 灵芝pgm沉默转化子的筛选第99-101页
            3.2 灵芝pgm基因对菌丝分叉的影响第101页
            3.3 灵芝pgm基因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第101-102页
            3.4 灵芝pgm基因对灵芝多糖合成的影响第102-103页
            3.5 灵芝pgm基因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03-104页
            3.6 灵芝pgm基因对灵芝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第104-106页
            3.7 灵芝pgm基因沉默对灵芝胞内氧化还原系统相关第106-108页
            3.8 灵芝pgm基因的沉默影响胞内线粒体数第108-109页
            3.9 灵芝pgm基因的沉默对TCA循环相关基因表达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109-110页
            3.10 灵芝pgm基因的沉默对线粒体膜电势及交替氧化酶的影响第110-111页
    本章讨论第111-113页
全文总结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9页
创新点第129-131页
文章发表情况第131-133页
附录Ⅰ第133-137页
附录Ⅱ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菌抗病毒杂合肽Cecropin(1-8)-LL37(17-30)抗菌机理、重组表达和特性研究
下一篇:燕大1817/北农6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