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内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的合成应用及α-L-岩藻糖苷酶的代谢作用研究

摘要第10-16页
ABSTRACT第16-22页
缩写词表第23-25页
第一章 前言第25-40页
    1.1 蛋白质N-糖基化第25-28页
        1.1.1 糖链的生物学作用第25页
        1.1.2 蛋白质糖基化类型和机制第25-27页
        1.1.3 均一化N-糖蛋白的重要性第27-28页
    1.2 均一化N-糖蛋白的合成策略第28-30页
        1.2.1 化学法第29页
        1.2.2 化学酶法第29页
        1.2.3 细胞的糖基化改造法第29-30页
    1.3 糖苷酶的反应机制及糖苷合成酶第30-31页
    1.4 ENGases在均一化N-糖肽/糖蛋白合成中的应用第31-36页
        1.4.1 ENGases的转糖基反应第31-33页
        1.4.2 ENGases的分子改造及唑啉化供体第33-34页
        1.4.3 均一化N-糖肽合成第34页
        1.4.4 均一化N-糖蛋白合成第34-35页
        1.4.5 ENGases合成均一化N-糖蛋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35-36页
    1.5 α-L-岩藻糖苷酶与肠道微生物对碳源的代谢第36-38页
        1.5.1 岩藻糖基在肠道糖缀合物中的分布第36-37页
        1.5.2 α-L-岩藻糖苷酶在肠道微生物代谢岩藻糖苷中的作用第37-38页
        1.5.3 产气荚膜梭菌α-L-岩藻糖苷酶研究现状第38页
    1.6 本论文立题依据第38-40页
第二章 肺炎链球菌来源的ENGase (EndoD)的分子改造及其突变酶的转糖基性质研究第40-5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2.1.1 主要试剂第40-41页
        2.1.2 分析方法第41页
        2.1.3 endoD和spGH85的克隆第41-42页
        2.1.4 定点突变第42-43页
        2.1.5 酶的异源表达和纯化第43页
        2.1.6 酶的水解活性测定第43-44页
        2.1.7 酶的转糖基活性测定第44页
        2.1.8 转糖基动力学参数测定第44页
    2.2 结果第44-52页
        2.2.1 EndoD突变位点的选择第44-46页
        2.2.2 EndoD、spGH85及突变酶的克隆/构建、异源表达和纯化第46-47页
        2.2.3 EndoD、spGH85及突变酶的水解活性研究第47-48页
        2.2.4 EndoD、spGH85及突变酶的转糖基活性研究第48-50页
        2.2.5 EndoD-N322A和EndoD-N322Q的转糖基动力学研究第50-52页
    2.3 讨论第52-53页
    2.4 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ENGases在均一化IgG合成中的应用第54-6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3.1.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5-56页
        3.1.2 分析方法第56页
        3.1.3 EndoS的定点突变第56-57页
        3.1.4 酶的异源表达及纯化第57页
        3.1.5 Rituximab的Fc片段制备第57页
        3.1.6 Rituximab及其Fc片段的去糖基化处理第57-58页
        3.1.7 EndoD-N322Q以(Fucα1,6)GlcNAc-Fc片段为受体的转糖基反应第58页
        3.1.8 EndoS突变酶以(Fucα1,6)GlcNAc-rituximab为受体的转糖基反应第58页
        3.1.9 EndoS原始酶以(Fucα1,6)GlcNAc-rituximab为受体的转糖基反应第58页
    3.2 结果第58-67页
        3.2.1 Rituximab的Fc片段受体制备第58-59页
        3.2.2 EndoD-N322Q合成均一化rituximab的Fc片段第59-61页
        3.2.3 EndoS的定点突变第61-63页
        3.2.4 EndoS-D233A和EndoS-D233Q合成均一化IgG第63-66页
        3.2.5 EndoS原始酶对IgG的糖基化改造第66-67页
    3.3 讨论第67-68页
    3.4 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Block-transfer”反应及其在ENGases供体底物谱研究中的应用第69-8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4.1.1 主要试剂第69页
        4.1.2 分析方法第69-70页
        4.1.3 酶的分子克隆、异源表达和纯化第70-71页
        4.1.4 鸡卵清蛋白的N-糖链组成分析第71页
        4.1.5 ENGases对鸡卵清蛋白的水解反应第71页
        4.1.6 鸡卵清蛋白来源混合寡糖的唑啉化反应第71-72页
        4.1.7 ENGases突变酶以Fmoc-Asn(GlcNAc)-OH为受体的”block-transfer”反应第72页
        4.1.8 EndoD-N322Q以GlcNAc-CD52为受体”block-transfer”反应第72页
    4.2 结果第72-81页
        4.2.1 ENGases对鸡卵清蛋白N-糖苷的水解特异性第72-75页
        4.2.2 ENGases以Fmoc-Asn(GlcNAc)-OH为受体的“block transfer”反应第75-80页
        4.2.3 EndoD-N322Q催化“block transfer”反应合成N-糖肽第80-81页
    4.3 讨论第81-82页
    4.4 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的α-L-岩藻糖苷酶的分子克隆、异源表达、酶学性质及代谢作用研究第83-11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3-91页
        5.1.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83-84页
        5.1.2 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第84页
        5.1.3 α-L-岩藻糖苷酶序列分析第84-85页
        5.1.4 α-L-岩藻糖苷酶的分子克隆、异源表达和纯化第85-87页
        5.1.5 α-L-岩藻糖苷酶的酶学性质测定第87-89页
        5.1.6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生长曲线测定第89页
        5.1.7 RT-qPCR第89-91页
        5.1.8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的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第91页
        5.1.9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对岩藻糖基化寡糖的降解第91页
    5.2 结果第91-113页
        5.2.1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中三个-L-岩藻糖苷酶的序列分析第91-96页
        5.2.2 CpAfc1、CpAfc2和CpAfc3的分子克隆、异源表达和纯化第96-97页
        5.2.3 CpAfc1、CpAfc2和CpAfc3的酶学性质研究第97-102页
        5.2.4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在不同碳源中的生长及α-L-岩藻糖苷酶的产生第102-113页
    5.3 讨论第113-116页
        5.3.1 CpAfc1、CpAfc2和CpAfc3与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对岩藻糖苷的利用第113-114页
        5.3.2 CpAfc2和CpAfc3在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黏蛋白降解中的作用第114-115页
        5.3.3 产气荚膜梭菌ATCC 13124对岩藻糖苷的代谢偏好性第115-116页
        5.3.4 α-L-岩藻糖苷酶在产气荚膜梭菌中的分布第116页
    5.4 小结第116-118页
附录1. Rituximab的Fc N-糖链结构分析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8页
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3基因AtCKX3和2-氧戊二酸盐双加氧酶基因SAG203调控叶片衰老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赤霉素对细胞壁组分以及拟南芥主根伸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