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18-31页 |
2.1 贷款保证保险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1.1 贷款保证保险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贷款保证保险的特征 | 第18-20页 |
2.1.3 贷款保证保险的功能 | 第20-21页 |
2.2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 第21-22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关系型贷款理论 | 第23页 |
2.2.4 信息甄别理论 | 第23-24页 |
2.2.5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页 |
2.3 风险管理工具 | 第24-31页 |
2.3.1 吉贝克评分系统 | 第25-26页 |
2.3.2 人人信大数据 | 第26-27页 |
2.3.3 FICO评分系统 | 第27页 |
2.3.4 国家公示系统 | 第27-29页 |
2.3.5 聚信立报告 | 第29-31页 |
第3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现状 | 第31-50页 |
3.1 S公司概况 | 第31-33页 |
3.2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发展现状 | 第33-40页 |
3.2.1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运作流程 | 第33-35页 |
3.2.2 现有产品大纲及所存在的风险点 | 第35-39页 |
3.2.3 S公司风险管理现阶段结果 | 第39-40页 |
3.3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0-45页 |
3.3.1 风控流程缺乏统一规范 | 第41-43页 |
3.3.2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43-44页 |
3.3.3 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缺乏 | 第44-45页 |
3.3.4 员工考核制度不完善 | 第45页 |
3.4 S公司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3.4.1 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 第46-49页 |
3.4.2 风险管理文化宣导不到位 | 第49页 |
3.4.3 公司片面追求以利润为主导 | 第49页 |
3.4.4 信息交流不畅 | 第49-50页 |
第4章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50-59页 |
4.1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 第50-51页 |
4.1.1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第50页 |
4.1.2 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50页 |
4.1.3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本质 | 第50-51页 |
4.1.4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51页 |
4.2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51-59页 |
4.2.1 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 第52-55页 |
4.2.2 建立风险评价与计量体系 | 第55-56页 |
4.2.3 建立风险应对与控制体系 | 第56页 |
4.2.4 建立风险监测与报告体系 | 第56-59页 |
第5章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的改善措施 | 第59-67页 |
5.1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的内部改善对策 | 第59-63页 |
5.1.1 优化面签流程 | 第59-61页 |
5.1.2 加强企业文化及风险管理意识宣导 | 第61页 |
5.1.3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 第61-62页 |
5.1.4 改进激励约束机制 | 第62-63页 |
5.2 S公司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理的外部保障措施 | 第63-67页 |
5.2.1 灵活运用微信和支付宝等通讯工具 | 第64页 |
5.2.2 同业间的信息共享 | 第64-65页 |
5.2.3 鼓励借款人购买借款人意外伤害险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