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的图像表现形式中的“多层视觉”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 1.2.2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第11页 |
| 1.4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第2章 形式——结构批评方法 | 第12-14页 |
| 2.1 “有意味的形式” | 第12页 |
| 2.2 “艺术即媒介” | 第12-1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3章 解析“多层视觉” | 第14-18页 |
| 3.1 “多层视觉”的图像学和心理学背景 | 第14-16页 |
| 3.1.1 图底关系 | 第14-15页 |
| 3.1.2 格式塔心理学 | 第15-16页 |
| 3.2 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转换 | 第16页 |
| 3.2.1 平面到立面之间 | 第16页 |
| 3.2.2 场域 | 第16页 |
| 3.3 跨媒介的图像表现形式 | 第16-18页 |
| 第4章 “多层视觉”作品案例 | 第18-26页 |
| 4.1 “背后的故事” | 第18-20页 |
| 4.2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 | 第20-22页 |
| 4.3 威廉·肯特里奇 | 第22-26页 |
| 4.3.1 “MedicineChest” | 第23页 |
| 4.3.2 “拒绝时间” | 第23-26页 |
| 第5章 空间的异化——艺术家案例 | 第26-32页 |
| 5.1 切片化的空间 | 第26-27页 |
| 5.2 空间的纵深 | 第27-3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实践方向 | 第32-38页 |
| 6.1 叠加式的消解 | 第32页 |
| 6.2 空间的重构 | 第32-33页 |
| 6.3 结合自身创作谈“多层视觉”实践 | 第33-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注释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附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