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0-12页 |
二、研究的现状评述 | 第12-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6页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背景 | 第18-28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18-23页 |
(一)探索中国道路的去向 | 第18-20页 |
(二)十月革命的启示 | 第20-23页 |
二、李大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第23-28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界定 | 第23-25页 |
(二)历史的选择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历程 | 第28-37页 |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步探索 | 第28-31页 |
(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三)与反马克思主义流派论战 | 第30-31页 |
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 第31-33页 |
(一)为建党作准备 | 第31-32页 |
(二)创建中国共产党 | 第32-33页 |
三、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革命理论 | 第33-37页 |
(一)农民与土地问题 | 第33-34页 |
(二)统一战线问题 | 第34页 |
(三)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主要贡献 | 第37-43页 |
一、理论成果 | 第37-39页 |
(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必然性 | 第37-38页 |
(二)走革命道路的必要性 | 第38页 |
(三)革命理论的正确性 | 第38-39页 |
二、历史贡献 | 第39-43页 |
(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重要的贡献 | 第39页 |
(二)开启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先河 | 第39-40页 |
(三)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当代启示 | 第43-51页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 第43-45页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 | 第43-44页 |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 | 第44-45页 |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 | 第45-47页 |
(一)立足国情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45-46页 |
(二)坚持问题导向意识 | 第46-47页 |
三、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 | 第47-51页 |
(一)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 第48页 |
(二)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 第48-49页 |
(三)具有勇于创新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