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化学除草论文--旱田作物化学除草论文

田间杂草调查及药剂胁迫对黄芪有效成分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1.1 文献综述第9-14页
        1.1.1 黄芪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现状研究第9-10页
        1.1.2 黄芪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第10页
        1.1.3 影响黄芪质量的因素研究第10-11页
        1.1.4 黄芪病虫草害的研究第11-13页
        1.1.5 化学农药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1 不同茬口下黄芪田间杂草种类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第15页
        1.3.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第15页
        1.3.3 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的影响第15页
        1.3.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第15页
        1.3.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第15页
        1.3.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15-16页
        1.3.7 黄芪根部农药残留的检测第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30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2.2 供试材料第17-18页
        2.2.1 供试黄芪第17页
        2.2.2 供试化学药剂第17-18页
    2.3 试验设计第18-21页
        2.3.1 不同药剂处理设计第18-19页
        2.3.2 田间小区设计第19-20页
        2.3.3 种子播种、种苗移栽第20页
        2.3.4 打药方式第20-21页
    2.4 试验方法第21-29页
        2.4.1 不同茬口下黄芪田间杂草种类调查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第21页
        2.4.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第21页
        2.4.3 不同除草剂对种苗生长的影响第21页
        2.4.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第21-22页
        2.4.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调查第22页
        2.4.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22-29页
        2.4.7 黄芪根部农药残留的检测第29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9-3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0-45页
    3.1 黄芪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第30页
    3.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第30-31页
    3.3 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的影响第31-32页
    3.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第32-34页
        3.4.1 不同杀菌剂对白粉病发病的影响第32-33页
        3.4.2 不同杀菌剂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第33页
        3.4.3 不同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第33-34页
    3.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第34-37页
        3.5.1 防治蚜虫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第34-35页
        3.5.2 防治白粉病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第35-36页
        3.5.3 防治霜霉病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第36-37页
    3.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37-44页
        3.6.1 防治蚜虫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37-39页
        3.6.2 防治白粉病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39-41页
        3.6.3 防治霜霉病不同药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41-44页
    3.7 黄芪根部农药残留的检测第44-45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45-49页
    4.1 讨论第45-47页
        4.1.1 黄芪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第45页
        4.1.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第45页
        4.1.3 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4.1.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第46页
        4.1.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第46-47页
        4.1.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第47页
    4.2 研究展望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椰糠基保水剂对娄土持水性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蜡蚧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常用杀虫剂对烟粉虱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