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

山区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及雷电监测技术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因素第15-31页
    2.1 雷电放电的原理和过程第15页
    2.2 雷电过电压的构成原理第15-16页
    2.3 雷电活动的主要参数第16-17页
    2.4 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第17-18页
    2.5 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影响因素第18-31页
第三章 输电线路雷电监测及福建省雷电定位系统第31-42页
    3.1 福建省雷电定位系统第31-33页
    3.2 雷电落地的密度、雷电日和雷电小时及雷电频次监测第33-34页
    3.3 福建地区输电线路故障统计第34-38页
    3.4 利用LLS定位线路的雷电易击段第38页
    3.5 利用LLS分析线路故障原因第38-42页
第四章 福州某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故障分析第42-57页
    4.1 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第42-43页
    4.2 输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第43-47页
    4.3 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第47-48页
    4.4 福建省山区220kV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故障分析第48-52页
    4.5 福建省山区110kV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故障分析第52-57页
第五章 福建省山区输电线路的易击段防雷线路改造第57-65页
    5.1 线路易击段改造设计第57-59页
    5.2 绝缘配合第59-60页
    5.3 防雷接地第60页
    5.4 线路相序排列第60页
    5.5 金具选择第60-61页
    5.6 档距确定第61页
    5.7 杆塔与基础设计第61-62页
    5.8 对弱电通信线路影响第62页
    5.9 易击段线路改造施工要求第62-63页
    5.10 易击段可控避雷针装设第63-64页
    5.11 易击段装设耦合地线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超临界机组煤水比神经网络逆模型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空间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优化鱼群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