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道路与轨道交通共线设置概念及必要性研究 | 第17-28页 |
2.1 城市群及客运通道交通的特征及共线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城市群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2 城市群客运通道的特征 | 第18-20页 |
2.1.3 城市群客运通道内共线布置概念 | 第20页 |
2.2 道路与轨道交通共线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2.2.1 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破坏 | 第20-22页 |
2.2.2 高效利用宝贵的运输走廊 | 第22-23页 |
2.2.3 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开挖,节约建设成本 | 第23-24页 |
2.2.4 不同交通方式功能相互补充、方便组织协调和换乘 | 第24-26页 |
2.2.5 减少交通网络对地块的分割 | 第26页 |
2.3 共线的适用条件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道路与轨道交通共线设计基础研究 | 第28-49页 |
3.1 共线设计速度 | 第28-31页 |
3.1.1 高等级道路共线设计速度选择 | 第28-29页 |
3.1.2 轨道交通共线类型及设计速度选择 | 第29-31页 |
3.2 轨道交通与高等级道路线形设计标准与理念分析 | 第31-36页 |
3.2.1 设计标准体系 | 第31-33页 |
3.2.2 设计线位置拟定 | 第33-34页 |
3.2.3 线形设计理念对比 | 第34-36页 |
3.3 共线的横断面布置形式分析 | 第36-45页 |
3.3.1 共线的横断面布置一般形式分析 | 第36-42页 |
3.3.2 共线的横断面布置特殊形式分析 | 第42-45页 |
3.4 共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设置的基本原则 | 第45-48页 |
3.4.1 共线设置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3.4.2 共线设置线位布置基本原则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平面指标及线形匹配研究 | 第49-69页 |
4.1 直线 | 第49-52页 |
4.2 圆曲线 | 第52-62页 |
4.2.1 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原理 | 第52-58页 |
4.2.2 圆曲线最小半径匹配分析 | 第58-61页 |
4.2.3 圆曲线最大半径原理及匹配分析 | 第61-62页 |
4.3 缓和曲线 | 第62-65页 |
4.3.1 缓和曲线线型及匹配分析 | 第62-63页 |
4.3.2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及匹配分析 | 第63-65页 |
4.4 平面线形要素匹配度研究 | 第65-68页 |
4.4.1 对称基本型曲线 | 第65-67页 |
4.4.2 S型曲线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纵断面指标及线形匹配研究 | 第69-87页 |
5.1 纵坡 | 第69-74页 |
5.1.1 最大纵坡 | 第69-72页 |
5.1.2 最大纵坡匹配度分析 | 第72-73页 |
5.1.3 最小纵坡理论及匹配度分析 | 第73-74页 |
5.2 坡长 | 第74-78页 |
5.2.1 最大坡长及匹配度分析 | 第74-76页 |
5.2.2 最小坡长及匹配度分析 | 第76-78页 |
5.3 竖曲线 | 第78-83页 |
5.3.1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 第79-81页 |
5.3.2 竖曲线匹配度分析 | 第81-83页 |
5.4 纵断面线形要素匹配度研究 | 第83-86页 |
5.4.1 纵断面严格拟合的匹配度分析 | 第83-85页 |
5.4.2 纵断面近似拟合的匹配度分析 | 第85-86页 |
5.5 共线平、纵组合设计 | 第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第87-95页 |
6.1 北京新机场外部综合交通规划概况 | 第87-90页 |
6.1.1 北京新机场及附近交通项目概况 | 第87-88页 |
6.1.2 北京新机场交通走廊共线段项目概况 | 第88-90页 |
6.2 共线设置方案分析 | 第90-94页 |
6.2.1 共走廊横断面方案比选 | 第90-93页 |
6.2.2 共线平纵线形设计 | 第93-9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5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