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论文--一般性的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Cu/Pb-四唑基含能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热分解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0页
    1.1 配合物的特点第11-12页
    1.2 配合物的结构第12页
    1.3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2-14页
        1.3.1 水/溶剂热法第13页
        1.3.2 扩散法第13页
        1.3.3 挥发法第13页
        1.3.4 微波法第13-14页
    1.4 配合物的应用第14-15页
        1.4.1 气体吸附第14页
        1.4.2 含能材料第14页
        1.4.3 催化第14-15页
        1.4.4 发光第15页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22页
        1.5.1 研究背景第15-20页
        1.5.2 研究思路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30页
第二章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结构第30-52页
    2.1 实验部分第30页
        2.1.1 实验试剂第30页
        2.1.2 实验仪器第30页
    2.2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第30-33页
        2.2.1 二水合1,1-二羟基-5,5-联四唑(DHBT)的合成第30-31页
        2.2.2 配合物[Cu_2(DNS)(Tetra)(H_2O)]_n(1)的合成第31页
        2.2.3 配合物[Cu(DOBT)(H_2O)_2]_n(2)的合成第31页
        2.2.4 配合物[Cu_2(DOBT)_2]_n·n[(CH_3)_4N](3)的合成第31-32页
        2.2.5 配合物[Pb_3(DOBT)_3]_n·2(H_2O)_n(4)的合成第32页
        2.2.6 配合物[Cu(DNS)_2]_n·2(C_2H_8N)_n(5)的合成第32页
        2.2.7 配合物[Pb(DNS)]_n(6)的合成第32-33页
        2.2.8 配合物[Zn5(Tetra)9]_n(7)的合成第33页
    2.3 合成小结第33页
    2.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33-49页
        2.4.1 配合物[Cu_2(DNS)(Tetra)(H_2O)]_n(1)的结构第39-41页
        2.4.2 配合物[Cu(DOBT)(H_2O)_2]_n(2)的结构第41-42页
        2.4.3 配合物[Cu_2(DOBT)_2]_n·n[(CH_3)_4N](3)的结构第42-44页
        2.4.4 配合物[Pb_3(DOBT)_3]_n·2(H_2O)_n(4)的结构第44-46页
        2.4.5 配合物[Cu(DNS)_2]_n·2(C_2H_8N)_n(5)的结构第46-47页
        2.4.6 配合物[Pb(DNS)]_n(6)的结构第47页
        2.4.7 配合物[Zn5(Tetra)9]_n(7)的结构第47-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三章 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及理化性质研究第52-72页
    3.1 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第52-57页
        3.1.1 配合物1的热分解机理第52-53页
        3.1.2 配合物2的热分解机理第53-54页
        3.1.3 配合物3的热分解机理第54-55页
        3.1.4 配合物5的热分解机理第55-56页
        3.1.5 配合物4和6的热行为第56-57页
    3.2 配合物的非等温动力学第57-63页
    3.3 生成焓第63-64页
    3.4 爆轰性能的理论计算第64-68页
        3.4.1 配合物1和5的爆轰性能第64-65页
        3.4.2 配合物2和3的爆轰性能第65页
        3.4.3 配合物4和6的爆轰性能第65-68页
    3.5 感度第68-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79页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线阵CCD的激光模拟精度射击光线检测定位研究
下一篇:编组站解体作业过程仿真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