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脑心综合征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2.2 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2.2.1 神经体液因素 | 第13页 |
2.2.2 脑的直接调控作用 | 第13页 |
2.2.3 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 第13-14页 |
2.2.4 基础疾病和病理基础 | 第14页 |
2.2.5 其他因素 | 第14页 |
2.3 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第14-16页 |
2.3.1 心电图变化 | 第14-15页 |
2.3.2 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 第15-16页 |
2.3.3 超声心动图 | 第16页 |
2.4 脑心综合征的治疗 | 第16-17页 |
2.4.1 积极治疗原发病 | 第16页 |
2.4.2 保护心脏功能 | 第16页 |
2.4.3 药物治疗 | 第16-17页 |
2.4.4 中医治疗 | 第17页 |
2.5 小结与展望 | 第17-18页 |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18-2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1.1 急性脑梗死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 第18页 |
3.1.2 脑心综合征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2.1 病变部位分组 | 第18-19页 |
3.2.2 心电图检查 | 第19页 |
3.2.3 心血管生物标志物检测 | 第19页 |
3.2.4 NIHSS评分 | 第19-20页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1-27页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 第21页 |
4.2 CCS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 | 第21-23页 |
4.2.1 CCS的心电图改变 | 第22-23页 |
4.2.2 CCS的心血管生物标志物改变 | 第23页 |
4.3 脑心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4.3.1 年龄对CCS的影响 | 第23-24页 |
4.3.2 性别对CCS的影响 | 第24页 |
4.3.3 NIHSS评分对CCS的影响 | 第24页 |
4.4 急性脑梗死部位与CCS的关系 | 第24-25页 |
4.5 不同心电图表现与急性脑梗死部位的关系 | 第25-26页 |
4.6 不同心血管生物标志物表现与急性脑梗死部位的关系 | 第26-2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7-32页 |
5.1 急性脑梗死引起CCS的发生率 | 第27页 |
5.2 CC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 第27-28页 |
5.3 CCS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5.3.1 年龄、性别、NIHSS评分对CCS的影响 | 第28-29页 |
5.3.2 梗死部位对CCS的影响 | 第29-30页 |
5.4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30-3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