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商业健康保险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马斯洛健康需求思想 | 第17页 |
2.1.2 效用理论 | 第17-18页 |
2.1.3 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理论 | 第18-19页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第19-20页 |
2.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4页 |
3.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3.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现状及特点分析 | 第23-27页 |
3.2.1 业务规模相对较小 | 第24-25页 |
3.2.2 保费收入增长较快 | 第25-26页 |
3.2.3 赔款及给付数额高且増速快 | 第26-27页 |
3.3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27-34页 |
3.3.1 经济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3.3.2 社会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3.3.3 人口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4-43页 |
4.1 模型设定 | 第34-35页 |
4.2 数据选取 | 第35页 |
4.3 变量设定 | 第35-37页 |
4.3.1 被解释变量的设定 | 第35页 |
4.3.2 解释变量的设定 | 第35-37页 |
4.4 描述性统计 | 第37页 |
4.5 实证研究 | 第37-40页 |
4.5.1 单位根检验 | 第37-38页 |
4.5.2 协整检验 | 第38-39页 |
4.5.3 豪斯曼检验 | 第39-40页 |
4.5.4 回归分析 | 第40页 |
4.6 结论 | 第40-43页 |
第5章 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建议 | 第43-47页 |
5.1 对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发展建议 | 第43-45页 |
5.1.1 提高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能力 | 第43-44页 |
5.1.2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积极投身到“新医改”的建设中 | 第44-45页 |
5.1.3 加大健康保险方面的人才培养 | 第45页 |
5.2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 第45-47页 |
5.2.1 加强监管,完善与商业健康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5.2.2 提高居民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投保意识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