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效稳定光解水硅光阴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半导体光分解水制氢第12-15页
        1.2.1 基本原理第12-14页
        1.2.2 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硅光阴极光分解水制氢第15-21页
        1.3.1 硅材料特性第16-17页
        1.3.2 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3 效率提高方法第19-21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6页
第二章 实验用品与样品表征方法第26-33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6-27页
    2.2 样品的表征途径第27-30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7-28页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8页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8-29页
        2.2.4 拉曼(Raman)光谱第29-30页
    2.3 样品性能的表征第30-32页
        2.3.1 光学性能表征第30页
        2.3.2 样品表面亲水性能测试第30页
        2.3.3 样品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Pt催化剂的高效稳定硅光阴极研究第33-48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7页
        3.2.1 化学试剂及溶液配制第34页
        3.2.2 光电极制备第34-35页
        3.2.3 氢气中退火第35页
        3.2.4 Pt催化剂的沉积第35-36页
        3.2.5 TiO_2保护层的制作第36页
        3.2.6 能量转换效率的计算第36页
        3.2.7 催化剂表征第36页
        3.2.8 光电化学测试第36-3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四章 三元二维材料Mo_(0.5)W_(0.5)Se_2硅光阴极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试验部分第49-50页
        4.2.1 实验材料第49页
        4.2.2 薄膜制备第49-50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五章 总结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硒高折光指数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氧化钽的电化学储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