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荧光纳米材料的概述 | 第15-18页 |
1.2 亲水性荧光纳米球的合成方法 | 第18-20页 |
1.2.1 疏水作用自组装 | 第18-19页 |
1.2.2 有机单体原位聚合 | 第19-20页 |
1.3 荧光纳米探针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20-22页 |
1.3.1 活体荧光成像 | 第20页 |
1.3.2 基因治疗 | 第20-21页 |
1.3.3 荧光分析检测 | 第21-22页 |
1.4 芳香硝基苯类爆炸物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第二章 多功能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在基因输运与实时荧光示踪中的应用研究 | 第27-45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2.2.3 ZnS:Mn~(2+)量子点的制备 | 第29页 |
2.2.4 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修饰的两亲正电高分子的制备 | 第29页 |
2.2.5 功能纳米载体(NCs-PEG)的制备 | 第29页 |
2.2.6 凝胶电泳分析 | 第29-30页 |
2.2.7 细胞毒性分析 | 第30页 |
2.2.8 基因转染分析 | 第30页 |
2.2.9 流式细胞术分析 | 第30-31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43页 |
2.3.1 功能纳米载体(NCs-PEG)的制备及实时示踪基因运输原理 | 第31-32页 |
2.3.2 两亲正电高分子的合成及GPC、NMR表征 | 第32-34页 |
2.3.3 ZnS:Mn~(2+)量子点的TEM、DLS及EDS | 第34-35页 |
2.3.4 NCs-PEG的TEM、DLS、FT-IR、XRD及荧光光谱 | 第35-37页 |
2.3.5 pH值对NCs-PEG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6 NCs-PEG负载DNA序列效率 | 第38-40页 |
2.3.7 NCs-PEG对HepG2的细胞毒性 | 第40-41页 |
2.3.8 pDNA/NCs-PEG在细胞中稳定性的考察 | 第41页 |
2.3.9 细胞转染及荧光成像分析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无机量子点光诱导聚合制备亲水性无机-有机杂化荧光纳米探针并用于硝基苯类爆炸物的选择性荧光分析 | 第45-63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3.2.1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3.2.3 ZnS:Mn~(2+)量子点的制备 | 第47页 |
3.2.4 ZnS:Mn~(2+)@烯丙基硫醇(QDs@AM)的制备 | 第47页 |
3.2.5 亲水性无机-有机杂化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 | 第47页 |
3.2.6 TNT及TNP的定量检测 | 第47-4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2页 |
3.3.1 亲水性无机-有机杂化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和选择性荧光淬灭原理 | 第48-52页 |
3.3.1.1 聚合单体浓度的考察 | 第49-51页 |
3.3.1.2 光激发时间的考察 | 第51-52页 |
3.3.2 TNP、TNT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选择性淬灭机理 | 第52-54页 |
3.3.3 NCs-NH_2纳米球表面氨基的表征 | 第54页 |
3.3.4 最佳pH值的选择 | 第54-55页 |
3.3.5 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6 淬灭最佳实验条件的考察 | 第56-58页 |
3.3.6.1 氨基浓度的考察 | 第56-57页 |
3.3.6.2 NCs-NH_2最优浓度的考察 | 第57-58页 |
3.3.7 硝基苯类爆炸物TNP、TNT的定量检测 | 第58-60页 |
3.3.8 干扰性实验及选择性检测TNP/TNT | 第60-61页 |
3.3.9 实际样品检测 | 第61-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