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 近红外光谱的原理 | 第14页 |
2 近红外光谱的特点 | 第14-15页 |
3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 第15-21页 |
3.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3.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3.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3.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第17-21页 |
4 展望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的分析比较 | 第22-3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2-23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1.2 药材 | 第22-23页 |
2 不同产地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测定 | 第23-31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3页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3页 |
2.4 含量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5 巴戟天的方法学考察 | 第24-31页 |
2.6 小结 | 第31页 |
3 不同生长年限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测定 | 第31-35页 |
3.1 样品含量测定 | 第31-34页 |
3.2. 小结 | 第34-35页 |
4 结论 | 第35页 |
5 讨论 | 第35-37页 |
5.1 不同产地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的比较 | 第35-36页 |
5.2 不同生长年限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的比较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巴戟天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7-65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7-38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1.2 药材 | 第37-38页 |
2 近红外光谱采集 | 第38页 |
3 巴戟天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38-45页 |
3.1 巴戟天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 第38-41页 |
3.2 巴戟天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41-43页 |
3.3 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测定 | 第43-45页 |
4 巴戟天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5-61页 |
4.1 巴戟天水溶性浸出物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 第45-51页 |
4.2 巴戟天水分含量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1-56页 |
4.3 巴戟天中耐斯糖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 第56-61页 |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1-65页 |
5.1 指标性成分测定小结 | 第61-62页 |
5.2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建模结果小结 | 第62-63页 |
5.3 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讨论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