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科学技术管理论文

新中国专利制度演进探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10页
    1.1 选题意义第7-8页
        1.1.1 学术意义第7页
        1.1.2 实用意义第7-8页
    1.2 文献综述第8-9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9-10页
2 专利制度的概述第10-12页
    2.1 专利制度的起源第10-11页
    2.2 我国的专利制度概述第11-12页
3 新中国专利制度的萌芽与建立第12-22页
    3.1 新中国专利制度的萌芽第12-14页
        3.1.1“双轨制”产生的背景第12页
        3.1.2“双轨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3.1.3“双轨制”的实施效果第14页
    3.2 单一发明奖励制度时期第14-16页
        3.2.1 《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3.2.2 单一发明奖励制度的实施效果第15-16页
    3.3 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的背景第16-17页
    3.4 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17-18页
        3.4.1 奖励制度相对于专利制度的不足第17页
        3.4.2 体制改革的需要第17-18页
        3.4.3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需要第18页
    3.5 1984 年专利法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3.6 1984 年专利法实施效果概览第20-22页
4 中国专利制度的完善第22-37页
    4.1 专利法1992年的第一次修改第22-25页
        4.1.1 专利法第一次修改的背景第22-23页
        4.1.2 专利法第一次修改的内容第23-24页
        4.1.3 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后的实施效果第24-25页
    4.2 专利法2000年的第二次修改第25-29页
        4.2.1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背景第25-26页
        4.2.2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4.2.3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后的实施效果第27-29页
    4.3 专利法2008年的第三次修改第29-33页
        4.3.1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第29-30页
        4.3.2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内容第30-32页
        4.3.3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的实施效果第32-33页
    4.4 正在酝酿的第四次修改——以2013年专利法修改草案(送审稿)为视角第33-37页
        4.4.1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背景第33-34页
        4.4.2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基本思路第34页
        4.4.3“送审稿”涉及到的主要修改建议第34-35页
        4.4.4“送审稿”透露出的相关热点问题第35-37页
5 新中国专利制度演进之路评述第37-40页
    5.1“路径依赖”使新中国专利制度的演进过程困难重重第37-38页
    5.2“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决定了新中国专利制度演进的环境第38-39页
    5.3 量变中的质变和渐变中的突变并存体现了我国专利制度演进的外源性特点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问题探究
下一篇:临摹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